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陈占方:一个农民企业家的教育观
|
来源:濮阳日报 2006-4-14 18:38:00 |
|
南乐县金兆酿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占方办起了幼儿园,据说还是全市县级幼儿园中规模最大的,这消息日前在南乐县及周边县区不胫而走。一个农民企业家,办企业是行家里手,办教育,他能行吗?带着一种疑问,笔者近日采访了老陈。 陈占方的幼儿园位于南乐县文化园区内,共一次性投资380万元,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是一所高档次、现代化的正规幼儿园。对于现年55岁的老陈来说,是什么触动了他的神经,促使他冒风险破题儿涉猎教育这一行业呢?陈占方的一段讲述为不知内情者渐渐解开了谜团。40多年前,由于家境贫寒,兄弟姊妹又多,陈占方11岁那年怀揣着父母东挪西借的学费迈入了课堂。面对比自己小四五岁的师弟、师妹,他的心里说不清是喜悦还是酸楚。作为班里的“大哥大”,他总是比别人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但是4年后,因为需要为家里分担生活的重担,他不得不告别了学堂,开始去做一些与自己年龄不相衬的工作。虽然求学的梦断了,但他对教育孜孜以求的情结却从此深深地埋在了心中。 改革开放初期,陈占方同许多有志青年一样,在党的富民政策感召下,相继创办了全县首家规模最大的酱油、醋加工企业。企业的不断发展更使他感受到对知识的渴求,每当看到一些半路辍学或打架斗殴的年轻人,他心中总是油然而升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一次次的思索中,他深刻认识到:治穷先治愚,治愚靠教育,自己办企业虽然可以为国家作贡献,但是让更多的孩子成长为有用人才更是功德无量的事。渐渐地,老陈求学的思想升华成“我要办教育”的明确目标。 当他把想法向家里人说明后,立即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家里人认为,这么多年风里来雨里去地干企业,好不容易趟出了一条路,却要把大量资金投入到自己不懂行的教育上,这不是明摆着赔本嘛!老陈耐心解释说,路是人走出来的,我小的时候没有上成学成了一辈子的遗憾,现在社会发展了,我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孩子接受高素质的教育。随后,他半央求半命令地对孩子们说:“你们姊妹几个工作起来为什么都能独当一面?还不是沾了受教育的光!无论如何你们也要帮我圆了这几十年的‘教育梦’。”一番较量后,家里人终于接受了他的观点。随后,他多次去北京考察学习,得到了中国幼教改革发展与论坛、国家远程教育中心、中国营养学会等多方面的高层次指导。 与此同时,南乐县的教育发展也迎来新一轮的机遇。在县委、县政府的鼎力支持下,从去年7月份开始,经过近一年的建设,一座建筑精美、装饰别致,集文体、美术、阅览、电化教学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幼儿园在众人的渴望中诞生了。望着纷至沓来的报名者,陈占方自信地告诉笔者:“我计划先办幼儿园,再办小学和初中,反正教育这条路我是走定了。”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