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难中的崩溃
"相比现实困难而言,杀伤力更大的是地位和身份上的变化"
"妈你要好好活着,将来还要帮我拉扯孩子"
"赶车"成了毛淑英调动之后每天生活的重要话题。
虽然乐山小学距离毛淑英居住的连城电厂宿舍区只有10分钟车程,可是公交车发车的间隔时间却让她不敢怠慢。"为了赶上学校的时间,她不得不7点钟出门",毛的母亲说。
另一个问题接踵而至:7点钟,毛淑英女儿就读的连电小学尚未开门。赶公车就送不了小孩,送小孩就赶不上公车——作为母亲,毛淑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交通上的不便同样发生在放学的时候。在最初一段适应期内,乐山小学校长允许毛淑英每天提前40分钟下班,方便她赶回去接孩子放学。有老师曾经看见毛淑英因为错过班车,在学校门口号啕大哭。

事发之后,乐山小学的黑板上写出了健全师生心理素质的标语。
一个月后,毛淑英开始失眠。
"她至少有4个月没法好好睡觉。"毛淑英的母亲从县城赶来照顾女儿。有几个晚上,老人家蹲在床头、盯着手表,计算女儿睡着的时间,"有几天就睡10分钟","有时候能睡一两个小时,可是后面几天彻夜不眠".
毛淑英的脾气也越来越坏了。她不愿意和别人交谈,有时候莫名其妙地生气。毛的母亲亲眼看见自己女儿冲着外孙女叫喊:"看我掐死你!"
"相比现实困难而言,杀伤力更大的是地位和身份上的变化",毛的一位同事分析说,"从河桥小学调到乐山小学,意味着毛淑英离开了这个圈子的核心,意味着她在领导心目中重要性的下降","边缘化才是她最难以接受的".
"也许,她不小心触动了系统内的潜规则。"这是另外一位老师的看法。
寒假开始以后,毛淑英被娘家人接来县城。"我时刻盯着她,连上厕所都跟着。"毛的母亲说。在此之前,毛淑英说了一句让她脊背发凉的话:"妈你要好好活着,将来还要帮我拉扯孩子".
2月14日,毛淑英在家人陪同下前往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陆军总医院看病,诊断结论是轻微的抑郁症。
这是一种有自杀倾向的心理疾病,连没有多少文化的毛淑英母亲也明白这一点。她不准备放女儿回家了,打算把毛淑英留在县城过春节。这个计划受到了来自毛淑英婆家的反对,对方说:"大过年的两口子应该团聚才对。"
毛淑英的母亲把女儿送上开往河桥的班车,特意打电话叮嘱女婿好好看管自己的老婆。
毛淑英的家人说,在医院检查时,医生曾问毛"想过自杀没有",她说"想过".医生又问"做过没有"?她说"没有".时隔一天以后,毛淑英真的自杀了,同时带走了三个无辜小孩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