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幼教也需因材施教
|
来源:内蒙古晨报 2009-7-10 11:19:00 |
|
“我的宝宝适应能力很强,每次换不同品牌的奶粉,宝宝最多三天就接受了,而且婴儿床摆放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更换床上用具时,宝宝依旧能睡得香甜。”小小年纪的兜兜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期总比同龄的小朋友短,这让兜兜妈妈无比自豪。随着“适者生存”逐渐成为竞争日益激烈的职场守则后,更多人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就必定被生活“淘汰”出局。所以,从小培养宝宝的适应能力是家长面对的重要课题,因为它事关宝宝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观察宝宝的适应能力
在这竞争日趋激烈的年代,许多家长开始注意对孩子适应能力的培养。当然,这种培养是多方面的,更是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宝宝天生就具有某种气质,而适应能力如何,从宝宝出生后的表现中就可以发现一些端倪了。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宝宝的表现,才能决定自己该采取什么样教养方法和教养原则。
呼和浩特第三医院心理咨询师希吉日表示:“家长只有了解宝宝的表现,才能给予正确的辅导。宝宝的适应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家长要放手让孩子接受新事物、新环境。家长培养孩子优秀的人格,等于给了孩子良好的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具有独特性
当宝宝从一个环境转换到另一个新环境时,宝宝的反应都是不同的,热烈、无畏、还是胆怯……通过观察这些反应就会看出宝宝的适应能力是强还是弱。对适应能力强的宝宝,家长要给予引导,以便使宝宝更好地面对新环境;而对适应能力差的宝宝,应该更多地给予鼓励,帮助他认识新事物,从而使他有勇气面对新环境。
呼和浩特鼎奇幼儿园亲子老师刘辰表示:“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变通,虽然这段过程需要很长时间,但是仍要坚持。孩子适应能力的培养靠的是一点一滴的积累,包括家庭成员间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的教育方式、孩子的性格、习惯都将影响他的适应能力,家长要多下功夫,把宝宝培养成适应现代的人才。”
教养方法需对症下药
如果家长能在了解宝宝的气质后,在宝宝的教育以及相处模式上都会对症下药,这对宝宝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如今的家长教育意识很高,在教育模式上更加注重科学的方法,摆脱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而是更注重顺从宝宝的天性开发孩子的潜能,引导宝宝学习。相信这也是找到父母与宝宝之间教育沟通的有效渠道之一。
呼和浩特红黄蓝亲子园嘉茂分园早教老师李智英表示:“对于适应能力稍差的宝宝来说,一些被家长忽视的细节,会对宝宝日后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针对适应能力比较高的宝宝和适应能力比较低的宝宝,当然需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让宝宝开心,家长轻松。” |
|
■相关链接
|
 |
|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