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办教育 >> 择校警示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择校怪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来源:扬州晚报      2009-6-22 10:58:00
 
 当下,家长最烦恼的问题就是择校,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都是全家总动员,有的还动员上了亲戚朋友。为了能上到如意的学校,不少学生、家长都采取了“双保险”,甚至是“三保险”的办法。近来,他们奔走于多所学校之间,陷入赶考怪圈。记者对这些现象进行了采访。

      

  【市民遭遇】

  三位“小升初”家长的烦恼——

  我选中学校

  学校为何看不中我?

  昨天上午,老任、老赵还有老王一家坐在一起。他们是市区一所小学六年级三位学生的家长,以前只是普通相识,近段时间来,为了孩子的事情,他们变得十分熟悉,几乎无话不说。

  他们昨天聚在老王家里,是因为他们想不明白,三家孩子成绩都很好,为什么到最后却只有老王家的孩子能够上名校。

  为了最好的

  放弃了“第二好”

  三家的小孩里,要数老任家的媛媛成绩最好。而现在,最有可能上不了理想学校的,也是媛媛。

  今年寒假,我市某重点中学向外发布了招生信息,其要求近乎苛刻:四年级到六年级语数英三门功课都必须是优秀,六个学期都必须是三好学生。媛媛所在的班级里能达到这一条件的不过两三人,而媛媛恰是其中之一;老赵家的璐璐和老王家的明明都不符合这一条件。

  老任估算了一下:如此苛刻的报名条件报名者必然少之又少,这样他家女儿被录取的机会将倍增。他赶紧为女儿报了名。可是因为一些外界原因,还是没能如愿。

  “这些都是次要的。”老任说,“关键是我为了让孩子上这最好的学校,等这个学校的通知,却放弃了其他学校的机会。”不只是老任,老赵和老王也都放弃了很多同样优秀的学校的录取机会。

  整个6月的周末

  孩子都在考试

  在去年寒假的第一批招生报名之后,这所名校又先后几次降低报名要求,这样,原本没达到最初报名要求的老赵、老王家的璐璐和明明也得以成功报名。

  在此之后,为了广泛撒网,他们三家又先后为孩子报考了扬州市所有他们看得上眼的重点学校,每人至少五所。而在此期间,为了不分散孩子的精力,他们还拒绝了多所为了争夺生源主动打来电话希望他们报考的学校。

  报考学校太多,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烦恼,尤其是到了6月份,各个学校都开始招生。老任家的媛媛整个6月的周六周日更是没得休息,全部都在赶考。而为了能够最优录取,一旦学校之间的招生产生时间冲突,三家就都以较好的学校为优选项。

  老任、老王还有老赵都感叹:“似乎越好的学校,时间也就越迟。而为了那所最好的学校,我们都相继放弃了一些其他好学校的录取机会。”

  最亏的要数老任。就在他得知消息的前一天,还有一家很优秀的学校打电话通知他,让他赶紧去报名。老任知道,报名就意味着放弃了其他学校的录取机会,他放弃了报名,他的想法自然也被该学校的招生老师看穿。他当时不会想到,他还会再打电话给这个老师,而这个老师却反问他:“你哪位呀?”

  接到面试通知

  兴奋得大叫

  “不管怎么说,毕竟名额还有啊,我们就只好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参加考试。”老王说,“但是,孩子从考场出来,大家就全傻眼了。”

  三个孩子考得都不好,出了考场,全都垂头丧气。

  在不停追问之下,家长才从孩子嘴里得知,卷子上的不少题目都是像奥数、新概念英语一类的难题怪题。三家的孩子早在两年前就听从学校老师的命令,不再参加各类培训班了,没想到到头来,却在这里吃了个大亏。

  老赵也后悔不已。

  稍感安慰的是老王,最后意外接到了该学校的面试通知,“参加面试,不一定就代表被录取,但至少有希望。”

  璐璐这几天来,一直闷闷不乐,“发呆,不说话”;媛媛也是。老赵说:“孩子自己也会琢磨,我成绩挺好的呀,怎么就上不了好学校呢?”

  明明虽说幸运得多,却也让老王暗自抹泪:“孩子接到面试通知的当晚,兴奋得大叫,说:‘终于熬出头了!终于有结果了!’这不和范进中举一样吗?”

  商议了一上午,老王除了听天由命地等待那个好消息或是坏消息外,就只有安慰安慰自己的两个老伙伴。而老任和老赵呢?除了等待那所最好的学校还有没有第二批录取机会外,他们就只好再回头去试试那些曾被他们拒绝的学校。老任说:“没办法啊,我哪怕不要这张脸,也得让孩子上个好学校啊!”

  见习记者 苏扬

  【记者对话】

  “赶考家长”——

  想上好学校,考试没完没了

  张女士坐在路边台阶上,一边择菜一边跟旁边的家长聊天,话题自然离不开考试。就在一个多小时之前,她的孩子进入考点开始考试。“想上好学校不容易啊,考试也没完没了。”

  张女士买的菜并不多,只有一斤毛豆。有人把一张学校招生的宣传单发到她的手里,她顺手接过来就放到膝盖上,用来盛剥下的豆壳,“这样的单子太多了,我们只要到学校,每次都能收到一大堆。”

  一个在里面考试,一个在外面剥豆子,母子两个都没有闲着。为什么要在这剥豆子?“家里不吃饭了呀?孩子不吃饭了呀?”张女士的心情不是很好,“就为了让孩子上个好学校,我们费了多大劲啊。”

  张女士表示自己最近都在忙孩子上初中的事,“反正到处‘赶考’,有机会就去试试,这样的机会也不是每个孩子都有的。”

  她家在杭集,早上骑着电动车带着孩子花了20多分钟才骑到。考试要到10时45分结束,如果回去再准备午饭多少显得有些匆忙,“下午还要抓紧时间去他读的小学领学位卡呢。”她又指指旁边的一辆电动车,“那家是从高邮专门赶过来的,大半夜就往这边赶了。”

  见习记者 臧晓松

  【家长观点】

  应该抓住一切机会

  王女士的小孩现在扬州某四星级中学读高一,谈起去年的择校经历,她仍心有余悸。

  去年,为了能让小孩上一个好的高中,她和丈夫可没少费心思。“我家小孩学习不错,原来我们一门心思只想让他读扬中。”王女士说,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她给小孩上了三道“保险”:参加扬中保送考试,中考填报扬中志愿,参加扬中的单招考试。但是,保送考试没通过,中考小孩感觉没把握,于是,王女士果断“决策”,一口气报名参加三所学校的单招考试,“那时想,只当碰运气吧!拿住一个是一个。”尽管读扬中没能如愿,但小孩考上了现在的这所中学。

  有了这番遭遇,王女士对择校有了自己的心得,“参加单招考试之前,首先要‘趁热打铁’,趁小孩刚中考完赶快估计一下成绩,和其他学习好的同学比较,看小孩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王女士认为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在时间不冲突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让小孩参加单招考试,“但是有时小孩同时考上了几所学校,那该怎样抉择呢?这就要对几所学校的教学风格进行充分了解,然后向班主任、任课老师了解自家小孩属于何种性格,结合自己的判断,即可作出抉择。” 见习记者 孙智广

  【专家建言】

  教育人士谈择校怪圈——

  送孩子上名校,切不可盲从

  针对择校怪圈,记者采访了几位资深教育工作者,请他们谈了自己的看法。

  不要过分要求

  孩子上名校

  花园小学副校长李德超对家长们花尽心思将孩子送进名校的行为,表示明确反对。他提醒家长,将孩子过早送进好学校,最后未必会有好出路。

  “家长们应该记住一个20%的尺度。”李德超说,如果有100个孩子准备上初中,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只能接纳其中的20人;相同的道理,高中一级的优质资源学校,也只能接纳初中毕业生的20%。

  因此,他劝告家长,切不可盲目将孩子送进名校,应该让孩子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长,选择合适的目标。“所谓名校往往更注重升学率,是以最好的学生为教学标准,可能较少照顾到成绩较差的学生。因此,基础不好的孩子进入名校后,很容易感到自卑、迷茫;相反在一般的学校,孩子更有可能享受因材施教的待遇。”

  现实如此

  那就要尽量公平

  择校在全国来说都是一种普遍现象。一位在广东省教育部门任职的王姓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广东,这种现象更加严重。

  他表示,既然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一个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家长们有很大的择校需求,那就要尽量保证客观公正。

  他认为,“相对而言,考试是一种最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那就应该把考试作为通往名校的主要途径,而尽量避免发生人情送礼等“暗箱操作”。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杏 坛 书 架 关 注 成 长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教育服务
·在好老师和跟谁学之间划上..
·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
·山东高青县田横小学女教师..
·广西:3年内将投入60亿元发..
·改革开放30年:八大变化见..
·警惕:五种不正确的家庭教..
·石家庄市直各局深入开展主..
·葫芦岛:特殊的国防教育宣..
·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学生滑..
·利川着力抓好廉洁征兵教育..
更多..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