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办教育 >> 民办教育研究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从西译迈入“二本”看中国民办高教的升华
来源:千龙网     2009-10-26 13:36:00
 
 正在制定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将民办教育作为新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中国民办教育将会有怎样的变化?民办教育依靠社会力量办学,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究竟该如何解决?

  新浪教育频道特别邀请西安翻译学院院长丁祖诒于2009年10月19日(周一)下午14:00——14:30做客新浪,在线解读中国民办教育现状并解答考生疑问。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娄雷: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光临今天的新浪嘉宾聊天室,我是娄雷。在20多年前有一个名词涌入了中国老百姓的视野当中,那就是民办教育。20多年一路走来,很多人都会有内心深刻的感触。而这些感触我想作为民办教育老一辈的奠基人或者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恐怕应该是最深刻的。在今天的聊天当中,我们将为大家邀请到一位嘉宾,是我们关注本次活动当中的一个老朋友,也是我们网友们的一位大朋友,西安翻译学院的院长丁祖诒先生。丁院长好。

  丁祖诒:你们好。

  主持人娄雷:其实我觉得每次谈起民办教育,大家都知道民办教育走过了这么多年的历程,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我特别想知道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把民办教育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呢?

      中国民办大学的兴起是改革开放的硕果

  丁祖诒: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30年同步成长的,在此之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几乎是公办高教一统天下,民办教育几乎绝迹。也就在近30年这一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的民办教育方勃然兴起。西安翻译学院也刚刚度过了它22年的华诞,目前翻译学院已经拥有有4万名全日制住校生和七、八万名本科及高职毕业生以及10亿元属于国家公益性积累的资产。

  从公办大学外语教研室主任下海办民办大学

  是我“教育生涯”和“落榜情节”的使然

  主持人问我为什么选择了民办高教事业?首先是由于我在未投身中国民办高教之前,就断断续续从事高中教育、业余大学和公办大学教育任教长达30年,有着久远的教育生涯。

  早在1957年我在高中读书时,18岁的我竟然在反右时反对前苏联大国沙文主义,落得个政审不合格而高考落榜,刚高中毕业的我不得不在南京市另外一所重点中学临时任教高三数学。一年后正式到一机部电瓷研究所当练习生,随之又迁所来到了西安西电公司。一无专业二无经历三无背景的我挤身于知识分子云集的研究所,落入了社会的最底层。从1958年工作到64年6年中,我在挣扎和希望中自学了4门外语翻译了百余万字的技术资料,又上了一所一机部举办的西安机电学院获得了国家承认的六年制高压电器本科学历,终于从一个白丁高中生进化成了一个知识分子,在像《牧马人》那样下放劳动长达10年的漫长岁月后,终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当上了西电四中高中英语,10年以后又被西安石油学院破格录用为大学英语教师并担任外语教研室主任。

  一个高考落榜生经过25年的拼搏和奋争,终于于83年走上了公办大学的讲坛。正当我风华正茂之时,我又于86年创办了西安翻译学院前身----《西安外国语联合培训部》,招收了一批高考落榜生。正是我的落榜情结,使得我已经身居公办大学外语教研室主任又毅然辞去公职“下海”献身于当时我所创办的民办大学西安翻译学院,献身于当时布满荆棘前途未卜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在我人生的又一个十字路口,我选择了“与落榜生同行”。我要让中国千千万万个高考一时失利的落榜生,也有机会接受中国的高等教育。我认为:“高考落榜生就像烧了七八十度的水,如果我们能够给他们添上一把柴,让他们在民办大学继续接受高等教育,他们同样是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人才。”这就是我投身于民办高等教育的初衷和历史的机缘。

  中国民办高教的荣誉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主持人娄雷:在访谈之前我看到您有无数的荣誉,西安翻译学院也得到了很多高层领导的认可,也得到了毕业生和在校学生的高度评价。我们一直都走在民办教育的前列,是领头羊。但是大家知道领头羊有的时候会很孤独,您作为领头羊当中的一个掌舵人,您会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孤独吗?

  丁祖诒:领头羊不一定孤独,领头羊把自己置身于群羊之中,利害相关休戚与共,不但不孤独还沐浴着险峰的无限风光。至于我本人和西安翻译学院办学22年以来,确实得到过数不清的荣誉,个中不乏各级领导包括国家领导人的视察和青睐,应该说是荣誉等身。如果把这些荣誉作为自己个人的财产,就难免会轻飘飘,就难免曲高和寡。把这些看成是10万西译人的荣誉乃至几百万莘莘学子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领域的声誉和品牌,那么这些荣誉就理所当然了。萌芽阶段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太需要社会的认可,太需要国家领导人和各省市地方领导人的青睐和呵护,太需要阳光和雨露。从这个角度来讲,民办院校的荣誉应该是多多益善。

  荣誉的内涵是什么?仍然不是个人的利害得失,荣誉的内涵是万千学生的成材和就业。以西译为例,4万名在校生,每年上万名毕业生,他们需要找工作。就像产品一样,你是名牌产品,销路就会很广,如果我们的荣誉多了,知道翻译学院的人多了,那么我们翻译学院每年近万名毕业生的出路也就相应好了。

  有些人总是看不惯我们民办院校得了这个荣誉或者那个荣誉,总是认为民办院校不配获得社会的赞赏和青睐。其实,中国的民办教育荣誉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我们还更需要国际荣誉,让世界认可、了解中国,同样也需要世界认识中国方兴未艾的民办高等教育。这就是我对荣誉的感受,我并不感到孤独。应该说不应该用“孤独”这两个字,而是面对了种种的非议,有的认为翻译学院不错,有的认为你算啥,你凭啥得那么多荣誉?淡而处之,你讲你的,我们为了我们的事业,我们心里非常踏实,并不感到孤独,而是觉得理所当然。

  民办高教几代创始人的无私奉献

  一定会造就未来的中国哈佛

  主持人娄雷:而且我觉得像我们的同学和老师一直都会在您的身边,有他们的陪伴,可能就会觉得过去吃的一些苦,过去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丁祖诒:你又讲到另外一个话题上,这已经不是荣誉的问题。应该说我们投身于、献身于一穷二白的民办教育,到底图的是什么?这个话题应该是这样来说。我觉得就像您刚才讲的,那么多学生热爱我们的母校,热爱我们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也包括热爱我这个校长,此愿足矣,还有什么能够比几万人,你是几万个莘莘学子心目当中的带路人,是给他们带来福音的,让他们增长才干,让他们能够做一个社会所欢迎的人,能够让家长也感受到孩子放在西安翻译学院不虚此行,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为令人欣慰的呢?再加上我们还有一个远大的抱负,那就是13亿中国人应该有一两所能够代表中国民办教育走向世界的民办大学。那么多人怎么就出不了一两所呢?因此,我就提出了“创东方哈佛”的理念,也可能需要几代人,也可能需要十几代人,但是中国应该有一两所民办大学,能够和西方的哈佛齐名,当然不等于克隆哈佛,有中国自己特色的哈佛,能够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民办大学。再加上这么一个夙愿、这么样一个理念支持着,更应该说是感到欣慰的。

  学生的爱戴,崇高的理念,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有一点奉献精神和红烛精神。

  民办高教绝非民营企业,用教育赚钱的,走开!

  主持人娄雷:说起奉献,社会大众当中有很多人对民办教育存在着很多误区,很多人都会说但凡企业家去办民办教育,一定是为了经济效益。但是我在对您的了解过程当中,可能在您眼中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可能树人比挣钱更重要,是这样的吗?

  丁祖诒:正确的舆论导向应该是鼓励和支持企业家投资中国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的民办大学。但是企业家的投入和依靠学费滚动发展,勒紧自己裤带这样的滚雪球滚出来的民办大学,虽然是两种不同模式,但是他们的宗旨应该是一样的,都应该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公益型事业的理念,应该坚持取之于学,用之于学,要把从学生那儿收来的学费,通过改善住宿条件,改善生活条件和教学条件,基本上都还给广大的学生,这才是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应该对历史做出的贡献。这叫无私奉献,这又叫做春蚕和红烛精神。

  当然社会上有很多人误认为民办教育等同于民营企业,其实风马牛不相干。民营企业和民办教育的经济来源可能有雷同之处,他们的操作方式可能有共同点,市场概念,但是他们决然不同性质的两点是,民营企业很辛苦,为国家纳了税,但是企业家很可能做成功了,腰包也鼓起来了,也不虚此行,君子取才取之有道。而中国的民办教育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实施条例》明确界定民办教育公益性资产的积累,你收来的学费不应该成为你的股份,你有权力支配,但是这个支配应该放在事业发展的正道上,而不是支配到自己的口袋去。为学生的利益,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为中国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去合理支配。如果一旦这个民办学校停办了,例如翻译学院现有10个亿的资产,你一分钱也拿不走,那是属于公益性资产,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就会把你的校产用来支持和发展其它民办教育上。所以,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它具有企业运行的特征,产权归属却是社会公益性的资产。这就是我们经常会让人误解的地方。

  也有人会把民办教育工作者当成学商,这是计划经济意识形态的习惯定式。我们说中国的民办教育有没有学商?当然有学商,不可能清一色,总有蛀虫。党内也有腐败分子,民办教育怎么能够清一色呢?泥沙俱下这是必然的。但是也不都是学商,还有那么一批正直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们愿意奉献自己毕生的经历,不求任何报酬,求的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是有的,他们理所当然的应该受到社会的尊敬,包括本校师生的尊敬。

  这就是我认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和民办教育不同的地方。为什么我们能够理直气壮地管理几万个住校生,如果学生都把你当成学商,你凭什么管学生?我们走得正,行得端,我们为人师表,我们不图私利,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那才是我们不同于学商,不同于企业中的奸商最本质的区别。

  警惕将“提高教育质量”当成现代版“皇帝的新装”

  主持人娄雷:有很多人把教育比作成一个加工厂,把原材料引进来之后,经过一段几年时间的栽培,园丁浇水、捉虫,看着它茁壮成长,然后再把他输出到社会当中,在社会的大熔炉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中间的过程很重要,树人、改造人的过程很重要。您会很关心我们学校老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吗?您会去经常关心他们在教授过程当中跟学生交流的情况吗?

  丁祖诒:你提的问题是老生常谈,几乎没有一个学校,没有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把“提高教育质量”当作口头禅。但是,究竟有多少人真正为提高教学质量呢?他们更关心的是不择手段的创收,“提高教育质量”当成现代版“皇帝的新衣”。

  时下,中国教育领域时髦着一股逆流,“教育产业化”思潮甚嚣尘上。把教育当成产业,千方百计地从学生那里多收些民脂民膏,建立自己的小金库。由公办大学应该被取缔的“二级学院”延伸和借尸还魂的“独立本科”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一级院校出了一个毕业证,就可以顺理成章地事前拿走三分之一的学费,一级院校拿走三分之一,出钱的企业也不甘示弱同样拿走三分之一,剩下学费的三分之一就只能四面楚歌惨淡经营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合法权益如何保障?他们这些学校同样在喊“提高教学质量”,但是他们的所谓提高教学质量只能是骗人骗己的“皇帝的新装”,因为没有任何经济基础去保证教学质量。

  “相对优质生源战略”是西译傲立桥头的生命线

  第二个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绝不是空洞的口号。实施“相对优质生源战略”的西安翻译学院连计划外自考生都必须高考上线,就是一项提高教学质量脚踏实地壮举。网上录取的计划内统招生不上线录不进来,民办高校招录高考落榜生从来都是“来者不拒”,只要交钱就能上。绝大多数民办院校和高等教育机构高考一百分的要,没高考的也要,甚至于高中没毕业的美其名曰“同等学历”也照收不误。至于进校以后能不能通过自学考试,能不能拿到自学考试的毕业证,那就和学校无关了,学校的钱已经收到手了。

  小康了的翻译学院一反常规,面对着应接不暇的滚滚生源,并未盲目继续扩大规模,而是果断地大幅度地提高入学标准。分数线下的的自考生不要,外语基础薄弱的“三校生”不要,初中毕业的“5年制高职”不要,成人电大的不要,“第二志愿”的不要等等,西译人在生源上狠下工夫,有力地保障了教学质量,真正地把提高教学质量提当成升品牌的生命线。

  举例来说,如果我们每年招一万个新生,其中有4000个计划外自考生分数很低,他们或因基础很差,或因素质太差,他们不学,好学生的学习权益在哪里?课堂还有一个安宁的日子吗?那些学生并不是不想学,而是基础太差,他在课堂里打手机、玩扑克牌,弄得校无宁日课无宁日只能是恶性循环。所以我们要在落榜生的范畴内撇一点油花,矮子里面选将军,这也算是间接的提高教学质量。生源质量是提高教学质量之本,清华大学为什么叫清华?北京大学为什么叫北大,全都是6、7百分,能不是清华、北大吗?我们这些民办院校都是二、三百分,何时才能创东方哈佛?

  要想真正地提高教学质量,不仅要花大价钱聘用好的老师,不仅要给学生投资一些先进的教学设施,而且要敢于在生源上面做文章。如果我们什么人都要,一年至少能招2万,少收一万人,一个人一年的学费住宿费一万,四年就是4万,4个亿就没了。是要这4个亿,还是要你的品牌?还是要你的校园文化氛围,还是要学生的合法权益?这就是教育家和学商的分水岭和试金石。嘴上喊提高教学质量,实际上是一切向钱看,能保证得了教学质量吗?所以,我认为教学质量人人都会喊,但是没有几个和尚念的是真经。

  有的公办大学不但炮制了教育产业化的怪胎“三本”,还变本加厉地蓄意从“二本”指标拨出一部分到“三本”卖高价,因为三本按民办收费能收高价。如果放在“二本”里,只能卖平价,真是生财有道!但是,不管怎么“生财有道”,统统是坑害广大在校学生。这些人根本谈不上保证教学质量,他们是保证他们的个人或者是小集团的私利,他们更注重的是他们自己的小金库。一谈起这些学商,我就义愤填膺。有的人好话说尽,坏事做绝。

  西译闯入“二本”是中国民办高教质的飞跃

  主持人娄雷:看到这样一些事情,您一定会特别揪心。我们知道今年学校有一个举措引起大家特别大的关注,我们在录取的时候,进入到二本的这个行列当中,跟普通的大学一起去竞争。对您来说您在做这件事情之前,内心有没有非常大的压力,因为可能会导致各种各样的情况发生,您做好准备了吗?现在的情况又是如何的呢?给大家介绍一下。

  丁祖诒:当然做好思想准备了。什么思想准备?准备全军覆没。今年陕西省对民办高校一个很大的扶持举措,就是允许民办高校把自己的本科指标投放“二本”招生,作为实验,这就给教育部批准的民办本科院校开启了一扇与公办“二本”比翼双飞的大门。我们毅然地将陕西省教育厅规定的2000个指标的70%全部投放在“二本”。1320个本科指标,全部投入“二本,引起了轩然大波。内部担心民办收费标准比公办贵一倍(公办有国家补贴),公办5000元/年,民办10000元/年。公办“二本”不但有一个公办的红帽子,学费还便宜,再加上西译第一次大规模投放“二本”,前途未卜,放它几十个指标试试看,投石问路。万一招不到学生,原本在“三本”是鸡头,到“二本”就变成了凤尾。如果没人报,都不够丢人的,更不用说1320个指标全军覆没,4年每人4万,该损失5百多万元收入。面对校内的忧心忡忡,再加上校外的认为“三本”就行了,还要打肿脸充胖子顺着杆往上爬。面对内外非议,我们认定这是民办本科院校难得的机遇,我在领导会议上斩钉截铁地说:“宁愿一个都招不着,我们也要脱颖而出。”我们为什么总是在“高职”和“三本”上停滞不前?我们应该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欲与二本试比高,或者说和“二本”院校比翼双飞。我们有底气,翻译学院的品牌不管怎么说在民办大学中堪称全国的领头羊,每年都是万名新生入围,有了金刚钻怎能不揽瓷器活。所以,我们不怕招不着,即便招不着也不过1320人,我们一年能招一万,也不至于天之将倾。

  第二,我们有雄心壮志,我们不能总停留在“三本”和高职层次。我们目前虽然还比不上有百年校史的老牌公办“二本”。但我们并不差于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二本”。

  最后,我们挺进“二本”也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志气。难道民办院校就不能进入高层次运转吗?进入“二本”更能够振奋10万西译人的精神,我们就形成良性循环,我们觉得有百利而无一害。

  再加上本人的胆魄,一般人还真不敢做,这就是我讲的这么几个原因。不要小看我们进入“二本”,孤注一掷,倾巢出动,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质的飞跃和升华,从此宣告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是足以和国办的“二本”院校同台较量的一股新生力量。

  主持人娄雷:咱就进入“一本”。

  丁祖诒:“一本”不需要20年。再过20年,我们来相会,恐怕就今非昔比了。我们才22年都能这样,再过22年,我们代表中国的民办高教走向世界已经指日可待了。

  这就是我们今年足以载入中国民办高教史册的一一项举措举措。我们不但敢于到“二本”,而且还能招满超员。你说光有胆量招“二本”,但却颗粒无收,那也不算本事,或者收了一半,赔了一半,也不算本事。我们不但招得满满的,还超额了,说明我们的实力还是可以的,足以让人欣慰。

  西译选手荣获5项全国英语大赛冠军让世人震惊

  主持人娄雷:还有几个好消息,您一定也特别高兴。连续五年都拿到了英语大赛当中的冠军,也是说明了我们整个教育教学真正的实力。得到这个消息,您有怎样的感慨?

  丁祖诒:我们拿到了5项全国冠军,确实是够吓人的。我们的对手并非民办大学,都是与全国著名的外语类院校同台竞争。我们能够拿到五次冠军,再加上地区和省级冠军共22项,西译学子在外语竞赛中展现了实力,被外语界誉为一匹黑马。

  西译夺冠选手主要是来自西译翻译研修学院的学生,这些学生高中毕业后来西译学习五年,高考分数基本上都在500分左右,五年不得讲汉语,校卫队员也必须用英语对话,卖饭的大师傅不会讲就用手比划,所有的菜单都是英文,人为地营造一个小外国的氛围。我们的目的是让他的思维定势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而不是每说一句话,都先找主语、谓语,再翻译成外语,我们要的就是“脱口而出。

  我们的学生经过五年的熏陶能不出人才吗?更可喜的是这批人才被《香港理工大学》、为联合国培养同声传译的美国蒙特利翻译学院和英国密多塞斯大学等些著名大学破格免除雅思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这些学生原本就放弃了高等学历,最终却“无心插柳柳成荫”,放弃学历反而拿了一个金光闪闪的硕士学位。更可喜的是他们在香港就业基本上都是年薪二、三十万元。有的被哈佛大学聘为项目讲师,有的在香港理工大学留校,有的被香港中文大学聘为访问学者。

  我们不拘一格,教材并不按照传统模式,我们聘请的是陕西省一流的英语学科带头人,学费还一分钱不涨,五年中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要在国外实践,否则培养什么准同声传译?你刚才讲的我们得了五项冠军,不是空穴来风,是脚踏实地,是历史的必然。当我创办翻译研修学院时,中央好多大报大标题都是翻译学院此举究竟是吃螃蟹还是撞南墙,结果我们没撞南墙,我们当然还在吃螃蟹,教育部副部长张新胜到我们学院视察,肯定我们取得的阶段性成功,这就是变革和创新,是科学发展观。这就是我刚才讲的五个冠军的来历和它的物质基础。

  雷打不动的万人晨读成为西译一道靓丽的风景

  主持人娄雷:这会不会也与我们学校一贯的做法相关?网上有新闻特别让我们大家觉得很吸引眼球,咱们学校有一个制度,所有的同学要进行早读,有支持的,有反对的,您会继续坚持我们学校的这种早读制度吗?

  丁祖诒:99%的学生是支持和欢迎我们这种举措,我曾经讲过12字方针,“读书做人、文明亲情、变革奋进”,大学生就是要读书,不读书你来干什么?哪个家长更会举双手欢迎。退一步说,早晨早点起来,别睡懒觉有什么不好。一开始你的外语基础可能不行,读着读进去了,入了门了,你就走向自由王国了,我想我们会坚持。几万人的早读已经成为陕西高校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现在到我们西译看早读的名牌公办高校络绎不绝,当然有不同的心态,有的是看看是真的还是假的。第二想学学经验,以后能不能把他们的大学也进行早读,我开玩笑地说你学不走,现在的大学生一个一个小皇帝,一个一个小公主,你能把他从床上弄起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的管理不到位,一贯主张自由,过分主张人权,他要睡觉,不愿意早上早读,愿意自己看自己的东西,愿意自己支配自己的时间,你凭什么让他早起。也只有翻译学院能够把几万人弄得动,这也是一个怪现象,不是一般人能够学得走的经验。但是不管你学得走,学不走,你不能不承认,一年如一日只要不刮风下雨,只要不是严寒,整个校园都是人满为患,不信你去看。有人说这是做样子,做样子做一两天就行了,那有做一年的?

  横空出世的中国民办高教值得世人尊敬

  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总是用那种目光来看待新生事物,包括我们翻译学院被哪个单位评了个奖,被国外民间机构评了一个“最受尊敬的大学”,就有那么多不良记者和不良的媒体找我们的事,最后诉诸法院把他们告赢了。不要总是井底之蛙,你不相信的东西不一定就没有,我们为什么不能受人尊敬?我们没花国家一分钱,为国家积累了十个亿,就不应该尊敬一下?最受尊敬又不是十大十强,我们也没有说跟清华、北大并列为十大高校,是最受尊敬嘛。我常常讲巴勒斯坦连个国家都不是,世界人民可以尊敬他一下。把尊敬去掉来批判我们“造假”,这本身就是荒唐。这段公案已经过去好几年了,但流毒还在。

  我想通过这个例子说明,到现在为止社会上还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和舆论,民办院校只要出一点彩就认为是假的,不相信,由不相信到怀疑,由怀疑到反对,去漫骂和诽谤,这是十分不正常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民办大学就不能出个状元?现在怎么不说我们拿的5个冠军是假的?现在他们不说了,因为翻译学院现在的实力放在那儿了。这就是我回答你刚才的问题。

  寄语新浪网友、社会贤达、西译学子和职能部门

  主持人娄雷:丁院长,我们今天这个节目会有很多已经毕业的同学,还有正在在校的同学看我们的节目,你有没有话要对大家说?

  丁祖诒:今天应该说是我第三次到新浪网接受新浪网的盛情邀请,当然我首先应该向新浪网的广大网友问好。第二,应该向全国关心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一大批有识之士表示感谢,民办大学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但它却与广大人民群众休戚相关。国家不可能把所有的高考生尽揽怀中,让想接受高等教育的孩子都上大学,民办大学同样是一个渠道。目前本科层次的民办大学已经达到40几所,再加上公办的独立本科(被划归民办)3百多所,所以民办本科高校的实力还可以,在校生200多万。广大的网友、广大的学生、家长,广大的有识之士关注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我向他们表示感谢。同时就翻译学院本身来说,我这个大院长跑来做访谈,十万个西译人首先要关注他们的校长在上面讲什么,校长讲的东西对他们的就业有没有好处,对他们做人有没有好处,总想听听院长在一个大的网络媒体上发表自己的见地。所以,我向这三部分人,当然我还希望通过中国最大的网络传媒,能够把我的声音让更多的领导部门,让他们体谅和关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办院校总体还是举步维艰的。

  为举步为艰的绝大多数民办高校——呼吁和呐喊

  我刚才讲了一番还都是报喜不报忧,翻译学院是老大当然喜事多,并不都是老大呀,佼佼者只有几十所,其它上千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民办大学还温饱都做不到,我们已经是小康了,他们还在饥饿线上挣扎,招不到生。所以,不能够因为我今天的访谈而产生一种误导,认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现在日子过得很好。公办高校扩招了十多年还没停下来,剩下200多分的我们敢要吗?我们要来怎么办?这个危机还没度过去,独立本科又杀将过来,他们又抢走了我们正宗民办高校的一大批生源。本来我们民办本科40多所,日子蛮好过,独立本科也是“三本”,发的毕业证比咱的含金量还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国正宗的民办高等教育举步维艰,不能光因为翻译学院日子还好过就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认为中国民办大学目前处境还不错,绝大多数岌岌可危,如果再不进行政策上的扶持,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不妨在感谢之余也请各界领导重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这个体制型的发展,国际上不管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只要市场认为你这个学生好用,学校就有名了,再加上在招生指标上给予政策扶持,民办高校又不向政府要钱,何乐而不为,四两拨千斤。要呵护甚至厚待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的主体并不是办学者,而是广大的学生,民办高校的处境好了,学生的日子也有好过了,他们的就业前景也就好,我在这里也算是为广大学子请命了。

  主持人娄雷: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到现在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在这20多年当中我们经历了很多坎坷和挑战。一路走来所有的管理者和从事这个行业当中的教育工作者们都感觉到从中的艰辛。但是看到了有越来越多杰出的人才通过这个行业走出来,成为社会的栋梁,我想这些老师们也从内心感到一种特别特别大的欣慰。希望我们的社会公众能够摘下有色眼镜,重新以一个真实的面貌关注我们的民办教育,或许当你摘下眼镜的时候眼前一亮,这是一个更加广阔的生活。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聊天到这里就结束了,非常感谢丁院长来到聊天室和广大的新浪网友进行交流,同时感谢在线网友的全程关注,本次聊天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杏 坛 书 架 关 注 成 长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教育服务
·在好老师和跟谁学之间划上..
·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
·山东高青县田横小学女教师..
·广西:3年内将投入60亿元发..
·改革开放30年:八大变化见..
·警惕:五种不正确的家庭教..
·石家庄市直各局深入开展主..
·葫芦岛:特殊的国防教育宣..
·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学生滑..
·利川着力抓好廉洁征兵教育..
更多..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