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心理辅导像是给车加油一样——多多益善,那么我们现在做得很好。可心理辅导不是那么简单,不是我们做得越多就越好!
误区一:心理辅导多多益善VS消极暗示
有灾民朋友告诉我,他很痛苦。为什么呢?因为每天都有来做心理干预的,一波接一波。他说:“我原本没想我失去了那么多,我认为我活着就已然很幸运,可他们天天来和我聊失去了什么,还有什么等等,让我不断的失眠,越来越痛苦”。
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你脸上有很多雀斑,但你曾经并不认为那样会真的丑,于是这些雀斑其实对你没有什么影响。突然有一天,来了很多人,告诉你“虽然你的雀斑影响了你的容貌,但你的心灵是最美的”。那么请问,你接受到的是什么:“心灵美还是雀斑让你变丑呢”。
误区二:极少数所谓心理专家做事还是在做秀
“让我们把手中的梦想放飞,让我们勇敢地面对一切”。看一看,其实这些话在合适的时候足以改变一个孩子。可是,如果你是灾区的孩子,旁边架着无数的摄像机,你还愿意敞开心扉去诉说你的痛苦、发泄你的凄惨吗?我想不能,因为原本安全的环境被很多因素破坏了。然后心理辅导老师会打扮得很漂亮,然后对着某TV说自己的感受等等。锦程认为,如果你真的想做事,就请做一位无名英雄吧。这和你的高风亮节无关,而是和你的职业操守有关。至少你要思考一件事情,你是在做事,还是在做秀。
误区三:心理辅导是长期工程还是一针见效
至少我认为是长期工程。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恩爱的夫妻一夜不见了,自己疼爱的孩子以瞬间变成了历史。这种伤害以及来自灾难已经生理创伤的打击不是我们几句话可以解决的事情。而我们看一看,只顾聊天,却忽略了给后续心理干预留下“病历”功能的素材,这其实是对灾民朋友我们做的最粗心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