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教授彭富春: 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邵鸿痛批高校行政化,建议取消高等院校的行政级别,民主遴选大学校长。邵鸿说,“政府行政干预日益强化,大学越来越像行政单位而非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 此言一出,立刻在代表委员当中引起热议。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来自湖北的全国人大代表。 针对邵鸿取消高效行政级别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教授彭富春昨日表示,光取消行政级别也没有用,首先要解决是教授做主还是行政人员治校的问题。他认为,高校应形成党委会领导下的教授治校体制,可以先试行院长民选,行政部门由管理角色变为服务部门。 “学术人成校内弱势群体”
“当前所有的公办学校都分行政级别,武汉就有两所‘副部级高校’。”作为副部级高校武汉大学的美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彭富春直言,在高校合并风之后,高校越来越行政化、市场化。“从事学术的人沦为校内的弱势群体”。 彭富春说,我国已经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但高校仍是半计划半市场模式。为了落实计划,政府就进行行政干预,拥有高校行政权的人就拥有了高校人、财、物的权力,并拥有了学术话语权,“官有多大学问就有多大”。而一般的教授想参加学术会议、想出书很难,研究经费也不足。 为获取财权,很多教授、博导、院士无奈地走向行政化道路。“管理人员都想升官,甚至一些优秀的学术人员最后也无心研究学问”。
应形成教授治校的体制
彭富春说,“当前一步取消高校行政级别十分困难,势必会损害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另外,他认为光取消高校行政级别也没有用,取消后也会有一个相应的级别,首先要解决是教授做主还是行政人员治校的问题,应该“学术归学术,政治归政治,形成教授治校体制”。 彭富春表示,高校应该推行民主选举,先试行院长民选,再过渡到副校长民选,最后是校长民选。彭富春代表本人很早就是教授会成员,但在他的印象中,教授会的职能只在进人和晋级时能够得到发挥,而且也只是个“橡皮图章”,不仅管不了财务,其他的大事也都是党政领导班子早就确定好了的。他认为要突出教授会的作用,要让教授会成为高校的权力机关、监督机关和建言献策机关。 他还表示,要改变高校职能部门的角色,剥夺其人事和财务权。“国外的大学是教授雇佣秘书处理行政事务,而中国的高校是行政部门管教授、管学生。应该将行政部门变成一个服务部门。”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政协副主席郭粵梅: 校长别从官员中选派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政协副主席郭粵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赞成取消高校行政级别,还特别强调说“高校校长最好不要从政府官员中选派”。 “目前,很多高校还存在着论行政级别的现象”。郭粵梅说,自己在担任武汉市建筑设计院院长后,也曾听到有人在议论自己是什么级别。高校作为科研机构,应该远离这种“官本位”思想。她介绍说,梅贻琦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时,就推行了一种集体领导的民主管理制度,校长以身作则,也不讲什么级别,成为师生典范。“把心思放在行政级别上,很不利于搞学术研究”。 郭粵梅认为,高校校长最好不要从政府官员中委派。校长首先应该是一个专业或一个领域内的佼佼者,除此之外,还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愿意为学校师生服务。在管理上,高校应该像企业一样,不要什么行政级别,只按照教育规律来办学,搞好学术研究,培养优秀人才。 “一步取消高校行政级别十分困难,势必会损害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可考虑先试行院长民选。”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教授彭富春 “我赞成取消高校行政级别,把心思放在行政级别上,很不利于搞学术研究。”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政协副主席郭粵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