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校长风采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复旦校长:大学最大的贡献不是对GDP的贡献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8-5-13 9:38:00
 

5月11日,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在“大学通识教育论坛”上表示,大学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不是对GDP的贡献率,也不是生产出多少篇科学论文,而是应该培养一代又一代能够推动社会前进的人,“这是我们大学的使命”。

这次由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联合发起的论坛,主题就是“面对时代挑战的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秦绍德认为,本科生教育是大学的立校之本,但当代中国的大学本科教育面临着四大挑战。

秦绍德表示,第一个挑战就是社会市场化的挑战。现在整个社会向市场化转型,浮躁情绪弥漫,对人文精神和生活的意义漠视,这样的社会背景深刻地影响着青年的成长,也全面渗透到了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学自觉不自觉地跟着市场走,社会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更多的是和职业、收益联系在一起,使得现在不少大学的专业都是围绕着市场的需要开设,高校教学成为知识叠加和技能的操练,忽视了品性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秦绍德认为,这种过分功利化的教育是培养不出优秀人才的,“大学生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只是追逐社会的热点,最后很可能被市场抛弃”。

第二个挑战是教育大众化的挑战。秦绍德表示,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和期望与日俱增,而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统一考试就成为竞争优势资源的唯一公平方式。当今中国中小学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和社会的教育,都围绕着升学这一目标进行,而教育的本质被遗忘、扭曲了,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危害越来越大。他认为,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了学生自由活泼的成长,扼杀了青少年的创造力,遏制了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甚至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育。

第三个挑战是教育模式的转变。秦绍德表示,50多年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专业教育的模式,在当时是成功的,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但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需求。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经济结构日趋复杂,要领导社会进步,要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就需要有综合素质,即便是专门人才,也必须是建立在综合基础上的专门人才。而一个人知识、思维、素质的结构,终生都在调整,不可能通过本科学习就能一劳永逸的确立。

第四个挑战则是全球化文化冲突的挑战。秦绍德表示,在全球化的环境中,中西文化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而依仗着经济实力的西方文化目前还占据着传播的优势,这恐怕是一个历史时期内不能改变的。秦绍德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大学教育既要积极面向世界,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化交往的能力,同时也要承袭和发扬中国的民族文化。“大学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守护者,我们的民族意识和中华文化必须充分地融入我们的大学教育”。

秦绍德强调,大学作为一个社会机构,必定有一定的功能,将来学生走上社会,也必定要履行社会个体的某种功能,但是功能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如果大学的教育过程中贯彻功能优先的原则,就会掩盖教育的根本目的,甚至违背教育的本质”。他表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大学培养的人才当然希望他们能够金石自用,但是在培养的过程中,不能只见才不见人,只有专业没有素养,只有知识没有思想,“大学应该在对人的认识上表现出我们的理解和作为”。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杏 坛 书 架 关 注 成 长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教育服务
·在好老师和跟谁学之间划上..
·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
·山东高青县田横小学女教师..
·广西:3年内将投入60亿元发..
·改革开放30年:八大变化见..
·警惕:五种不正确的家庭教..
·石家庄市直各局深入开展主..
·葫芦岛:特殊的国防教育宣..
·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学生滑..
·利川着力抓好廉洁征兵教育..
更多..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