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外校校长高圣奉:担心课改穿新鞋走老路
|
来源:三峡新闻网-三峡晚报 2009-7-7 10:40:00 |
|
在宜昌外校校长高圣奉看来,今秋就要实施的湖北省高中新课改试行方案大方向无疑是对的,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但新课改具体执行起来还有难度,而且他很是担心课改“穿新鞋走老路”。 课改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昨日,高圣奉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他认为此次湖北省高中课改主要有两大变化: 一是课程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实行学分制。新课程实行必修和选修,不仅增设了选修课,而且课程科目也有所增加,如通用技术和艺术鉴赏等,同时学校可结合本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 “这种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及课程选择的自主性不仅可以促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特长以及学生个性化成长,而且还可以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构建,从而呈现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二是课程评价的变化。从评价方式来看,新课程增加了过程性评价,不仅重结果,而且还要重过程;从评价的内容来看,不仅看成绩,还要看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些变化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高考招生制度实行‘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考’后,将有利于推动‘一考定终身’终结。”高圣奉表示。 具体执行有难度 高圣奉分析,此次课程改革执行起来还有难度。 一是改革后的高考招生制度具体如何操作还不明晰。学业水平测试相当于过去的会考,执行起来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综合素质评价在录取时具体如何操作,一个考生是高考分数高一点,而另一个考生是综合素质好一点,到底先录取谁?这的确是广大考生和家长关切的问题。另外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起来也比较困难,因为很多东西是很难量化的,有些指标会不会又像初中公民素养评价那样不管学校之间的差异而划设同一比例? 二是选修课实施起来也有很大难度,难在必须打破原有行政班级实行“走班制”,排课的确很难,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学校,一个年级就只有四五个班,一两个老师,很难满足学生选课多样化的需求,因而搞得不好又是一刀切或做做样子而已。 最担忧“穿新鞋走老路” 对此次课改,高圣奉也还有些忧虑。 “最大的担忧是‘穿新鞋走老路’。”高圣奉说,此次课改的理念很新,应该说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当今世界高中教育的发展趋势,但如果措施不力就难免又退回到老路上去。 比如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这是学习方式的一个革命,但怎样确保它在教学中的实施,实施了的学校在高考中是否就真的具有优势?从其他早已进入课改的省市的高考试题来看,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变化就是增设了选做题,其他方面的与没有进入课改的省份的高考试题没有明显差异。客观上讲也很难体现,如合作交流。因而如果高考改革不能跟上,那么课改在实际操作中也就很难保证不流于形式。 学校和老师不能深刻理解课改精神和实质,课堂教学浮躁、作秀甚至一哄而起等,也是高圣奉担忧的问题。 “比如有的老师为了过于追求课堂气氛,课堂教学动不动就要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本来是想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交流能力与团队精神以及合作意识,但因没有把握好这个度而让学生养成依赖性,同时也削弱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
|
■相关链接
|
 |
|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