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校长访谈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浙大校长竺可桢:蒋介石曾多次动员其加入国民党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07-9-11 17:36:00
 
          浙大被誉为“东方剑桥”不是偶然的,在炮火纷飞的8年里,浙大在校长竺可桢的带领下,千里跋涉,历经五省,五易校址,硬是在颠沛流离之中奇迹般地从3个学院、16个系扩展为6个学院、25个系,使浙大迅速崛起成为当时全国最完整的两所综合性大学之一,其中不少专业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享有盛名。

    1944年4月和10月,那时中国还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学家李约瑟博士两次到遵义参观为避战火而移居贵州的浙江大学。在停留期间,对学校进行多方考察,并与各学院教师座谈、交流。他为浙大师生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所开展的科学研究水平之高和学术研究风气之浓厚而惊叹不已。李约瑟回国后,于1945年在英国《自然周刊》发表文章,谈他参观浙大的感受,称浙大是当时“中国最好的4所大学之一”,并冠之以“东方剑桥”的美誉,他说:“在那里,不仅有世界第一流的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教授,有世界第一流的数学家陈建功、苏步青教授,还有世界第一流的原子能物理学家卢鹤绂、王淦昌教授。他们是中国科学事业的希望。”浙大足堪与西方著名大学媲美。

    浙大被誉为“东方剑桥”不是偶然的,在炮火纷飞的8年里,浙大在校长竺可桢的带领下,千里跋涉,历经五省,五易校址,硬是在颠沛流离之中奇迹般地从3个学院、16个系扩展为6个学院、25个系,使浙大迅速崛起成为当时全国最完整的两所综合性大学之一,其中不少专业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享有盛名。

    初掌浙大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1910年,他和胡适(他是第28名,胡适是第55名)一起考取了第二批留美庚款生,这年秋天,他乘坐“中国号”轮船来到了美国。在填写入学志愿时,竺可桢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农学。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万事以农为本,学习美国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无疑是回报祖国的最好选择。就这样,竺可桢进了伊-利诺州立大学农学院。三年后,他又入哈佛攻读气象学。他关于台风的研究在当时就引起了美国同行的重视。

    1918年夏,在哈佛获得气象学博士学位的竺可桢拒绝了美国多所大学的邀请,回到了祖国。他本想学以致用,从事气象工作,但当时国内唯一属中国人管理的气象机构——中央观象台步履维艰,最终,竺可桢选择了高校。他先是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任教两年,随后接受郭秉文的邀请,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执教,并趁东南大学筹建之机,创办了高等学校第一个地学系。1925年,东南大学的“易长风波”让竺可桢心灰意冷,遂于是年夏离开东大。

    1935年冬,“一二·九”运动爆发,很快波及全国。浙大学生于12月10日召开全校大会表示响应,并发动杭州各校学生近万人于11日举行抗日示威游行。当时,浙大校长郭任远竟秉承国民党省党部旨意,招来军警镇压学生,逮捕学生代表12人。此举非但没有阻止学生们的爱国行动,反倒使广大学生积压已久的愤怒如火山一样迸发出来,他们当即决定罢课,发表驱郭宣言,学生的行动得到大多数教职员的同情和支持,要求撤换校长,成了浙大全体师生的共同呼声。

    为了平息家乡的学潮,蒋介石于1936年1月12日亲自到校训话,但形势并没有得到缓和,不得已,蒋介石只得同意更换校长。在陈布雷、翁文灏等人的推荐下,蒋介石最终将新校长的人选圈定为竺可桢,个中原因除了竺可桢学术成就卓著、富有人望以外,同为浙籍的身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1月28日,竺可桢从翁文灏那里得知了这一消息,他当即表示不愿意。当2月21日蒋介石召见他时,竺可桢没有马上允诺,只说要与蔡元培商议后再定。

    竺可桢之所以犹豫不决,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他放不下气象研究所的工作,自1928年气象所创办以来他一直任所长,刚有起色,他不愿分散精力;其二是他担心“大学校长其职务之繁重10倍于研究所所长”,而自己不善于也不屑于繁杂琐碎的官场应酬,他更愿意将时间花在科学研究上。因此,接任校长一职意味着要在某种程度上牺牲自己献身科学的理想。

    正在竺可桢踌躇之际,夫人张侠魂却鼓励他出任校长,张的二姐、当时任立法委员的张默君也如是言,她们认为,现在的大学教育问题很多,风气不正,若竺可桢任校长,正好可以为整顿教育、转变学风干一番事业。这时,陈布雷的弟弟陈训慈来函劝他:“浙省文化近来退化殊甚,需一大学为中流砥柱”,这句话让竺可桢心头懔然为之一动。

    经过再三考虑,竺可桢决定接任浙大校长职务。3月8日,他将此意告诉陈布雷,并提出三项条件:第一,财政须源源接济;第二,校长有用人全权,不受政党干涉;第三,时间以半年为限。4月7日,行政院政治会议正式通过由竺可桢担任浙大校长的决定。

    4月25日,竺可桢正式走马上任。他上任后重点做了两件事情,一是改革学校管理,二是吸纳贤才。

    竺可桢提倡教授治校、民主管理,主张校务公开,举凡学校的大政方针、重要决策应尽快通过各种途径传达给全校师生。他以教授组成的校务委员会为最高权力机构,学校一切事务均经校务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教授代表则由全体教员民主选举产生。1936年9月,《国立浙江大学日刊》创刊,大至各种会议纪要,小到校内消息拾零,天天与大家见面。竺可桢还利用总理纪念周的机会向全体师生报告校务。经过改革,浙大很快呈现出民主和谐的新气象。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竺可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上任第一天的就职演说中,竺可桢就明确宣布,大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授的作用,“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上任后的竺可桢凭借多年来留学美国及在教育界、学术界的关系,四处联络。他动员留美老同学,分别在物理和化学方面造诣很深的胡刚复、王加盟;挑选东南大学时的同事梅光迪和自己的高足张其昀来浙;并把因反对前任校长郭任远而离开的张绍忠、何增禄、束星北等人一一请了回来,何增禄回来时还带来了时在山东大学任教的王淦昌……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杏 坛 书 架 关 注 成 长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教育服务
·在好老师和跟谁学之间划上..
·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
·山东高青县田横小学女教师..
·广西:3年内将投入60亿元发..
·改革开放30年:八大变化见..
·警惕:五种不正确的家庭教..
·石家庄市直各局深入开展主..
·葫芦岛:特殊的国防教育宣..
·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学生滑..
·利川着力抓好廉洁征兵教育..
更多..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