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香港城市大学校长访谈
|
来源:网易教育 2005-8-1 9:42:00 |
|
主持人:校长您好,非常高兴您能亲自参加今年我们网易的名校行活动。代表考生和家长,非常的感谢,也可以从此看出你对招收内地学生的工作的重视。
校长:当然了。我很高兴和您谈话,但是我的确对内地招生非常非常的关注。
主持人:来之前我也看了一下网上对城市大学的相关报道,了解到城市大学好象84是刚刚成立,21年好象对于一个之知名院校来说是应该年轻很短暂的一段时间,我昨天在朱博士给我的简介中了解到,你好象说过,城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大学,请您讲讲城大的朝气具体体现到那个方面,是不是这种朝气是区别于其他院校包括内地也包括香港,是我们自己的一个特色。
校长:好,我愿意为大家讲,城大的充满朝气最主要是在校龄心态上,教职员的心态上,学校当然有长处短处,但是一建校的时候,我们这些初出建校的人,已工作的人他们自己希望把学校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学校,是不是有大家的共识,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事情,我们建校的时候是1984年,正是香港的经济上升的时候,正是香港的高等教育训练扩展的时候,在这两个条件下城大的确能够有一个有利的条件吸收了一部分从海外无论是华人,主要是华人,但也有非华人,一些教员,我们学校的校龄很年轻,但是学校教员来自的地方未来都是很年轻,许多人都是在很有名的学校担任过香港久教职员的,他们把其他的学风和学校的标准起点定在那里,因此我们学校一上来起点就比较高一点,而其他的招聘本地的同事和职员们都是在这个标准下开始办校的,这是最基础的原因,如果办校的时候如果某一个地方找当地的几个人悄悄的办学校,彼此都不知道怎么办,那20年绝对办不到我们的地步,我们学校里很多人很地方都是从不同的大学来的,有不同大学的风格,这中间的磨合和了解需要一个过程,很快有一个共识,这就是说成是大学年纪虽志气要高,另外一点表现在那里,香港是一个竞争强的社会,不要讲别的,光是走路,到尖沙咀走路,你听脚步都特别快,作为一个大学,每个人对自己的大学有一个归属感,不希望我们学校虽然年纪小,我有时候开玩笑,年纪小志气高,小学学的首歌曲叫"年纪虽小,志气高",那么我们的很多同事有这个感觉,那你要竞争,所以他们就特别努力不分昼夜地努力工作,完全体现到任何一个晚上七八点钟,八九钟,你到学校里走最一走,不只间部的学生上课,老师在那里上课,很多办公室后很多灯火通明的,我们规定是五点一刻就可以下班的,但是很多很多人几乎一大半的6点还没有下班,绝对不是强制的,都是他们自觉的,我们今天取得的一些荣御,海外的大学也好,内地大学也好,给我们的认可对我们的鼓励也是很多很多教职员20年来用心血换来的。
主持人:一个学校有朝气,可能要说它可以很容易地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么作为一个名校,肯定要有他核心的竞争力,那么城大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校长:我讲的城大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两点,一是个"地",一个是人,地就是香港的地方,香港的地方大家都知道,香港是一个在中国的一部分,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背靠着内地,面向着世界,中外文化、外国的思想制度都在这里充分地融汇,这是一个地利,另外就是人,我们因为由于香港的特殊条件,我们这里的教员我刚刚已经讲过,我们的教职员一大部分是从海外的学校招来的,因为我们当时办学校的时候,香港本地没那些人,不想从海外招也没办法,并不是说选择了海外,不要香港人,因为人不够,我们600多名正式的教授,助理教授以下500多名博士也是从海外招的,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其中150人是在海外全职担任过教职员的,所以这个核心竞争力是任何大学表现在人才的素质上,这对于一个地理位置和我们的人,这两个是很强的。第三个可能是属于是理念的,前两个很容易变量化容易讲的,第三个是理念上,我觉得我们这些多年来走的路线是靠科技和人文充分融合,虽然城市大学最早的时候,以科技为主,现在为止科技方面或者是工程和科学学院还是在学校里最大的学院,但是我们是把科技和人文融合,我们让我们的学生不管念什么的,都能对中国文化有所理解,同时我们对他的外语的交往和沟通能力,也非常重视,我们要用大片的资源制造这样的环境,毕竟香港是中国人的社会,虽然我们是用英文,课本也是英文,但是生活圈子来毕竟是中文,像我今天和你讲话我没有用英文,还是用中文,但是我们还是花大量的资源,为学生制造这样的环境,由于我们20%不是华人,所以这个容易制造,总的来说核心竞争力在于地理位置优越,我们教职员的素质好,第三觉得我们的理念是合乎21世纪的标准。 |
下一页>>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