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陈如邻校长话德育
|
来源:中学教育网 2005-7-7 15:51:00 |
|
德育教育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为此要有很好的人文科学底蕴来构建起学生的健全人格,自然科学给人以工具理性,人文科学给人以价值理性。这是三帆中学陈如邻校长提出的德育教育理念。当谈及对现今中小学德育状况的认识时,陈校长说,德育的主渠道主要来自课堂,这样就可以把德智体美劳融成一个整体,培养出健全的“全人”。德育是一门科学,在自身的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德育必然有解。
德育有解
■德育有解的理由
其一,德育本身就是培养做人的,它本身就是一门科学,而且它是研究人的成长规律,按照人的成长规律办事的。既然是有规律可遵循,就必然有解。其二,我们中华民族有很好的传统,重视“德”。从孔夫子开始,仁爱就是爱人,“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做人。关爱就是关爱人,所以这个工作有悠久的历史,有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完全可以继承并发扬光大。其三,现在的德育工作既面临挑战,但是确实也面临机遇。例如,我们现在面临“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另外,在国际方面,我们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价值观多元化、信息数字化”。其四,现在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校到家长,而且从大大小小的论坛、讲座等等项目中都可以看到社会、家长、学校等不仅重视知识学习,更重视德育教育。因此德育工作从内容到方法一定会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升华。
德育实施之道
■人文教育是发展德育的重要策略
实施人文教育,是今后德育发展的重要策略。学生的思想道德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有比较丰厚的文化底蕴,所谓的文化底蕴就是人文科学。陈校长提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应该包括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两方面,两者缺一不可、不能互相代替。人文素质是人的重要素质,而且是一种深层的素质。学校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德育的根本任务,学会做人则必须以人文素质做底蕴。因为人文科学体系既是一种知识体系,也是一种价值体系。自然科学主要是给人们工具理性,人文科学给人的是价值理性。学生通过学习人文知识,给自己塑造高尚品德形象,同时也可以通过自身修养去提高自己。陈校长透露,在德育教育当中,学校要特别主张内化,要把知识化成素养。另外就是自塑,靠自己塑造自己。老师在课堂上课,必须要备课、备教、备学,同时还要备人文,要充分挖掘课程中的人文因素。这样通过课堂的传授不仅让学生学到了文化知识,而且从中也学到了人文理念。 |
|
■相关链接
|
 |
|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