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企业急需改善品牌成长环境
|
来源:解放日报 2009-2-9 9:11:00 |
|
为了探索品牌的发展及品牌的融资功能,我们曾尝试着用恒源祥的品牌作担保到银行贷款,但是遭到了拒绝。银行认为,品牌是无形资产,看不见、摸不着。这是对品牌的一种误解。
可口可乐公司总裁伍德拉夫曾自豪地对世界宣布:即使公司在一夜之间化为灰烬,凭着可口可乐的品牌资产,可口可乐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重建帝国。
这不是一个神话。事实上,凭着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争先恐后给该公司贷款的银行为数不少。在市场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一些公司拥有强大的品牌资产,银行将其炙手可热的品牌列为提供贷款的条件。换句话说,银行把贷款建立在其品牌资产价值基础上,而不是资本结构上。
与国际通行的做法不同,目前,中国的品牌很难凭借无形资产的魅力打动国内银行。这说明,我们品牌资产的间接融资功能尚未实现。现有的金融体制的缺陷,加上中国品牌本身的不稳定性,还难以使银行对其有足够的信心。
据悉,在中国现有的金融体制下,以品牌资产作担保在银行抵押贷款基本上行不通,虽然《担保法》明确规定,商标专用权、专利权等权利可以质押。
可现状是,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对整个无形资产态度冷漠,同时,企业急需融资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尤其迫切的当属中小企业。
我国目前对知识产权(商标品牌)这些财产的体系是怎么样的呢?我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引入有关知识产权的一些法规、条例,并着手开始其体系建设的。这包括商标法、专利法、发明法、版权法等。基于我们是从计划经济逐步变革进入市场经济的,这些法律法规的建立,其实是顺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要求来做的,所以我们现在的法律法规主体上是保护,主要的概念是讲保护,而不是讲发展,而最终保护的受益者是谁呢?至少,处在成长期的中国企业,受益较少。
比如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中,企业登记法规定,无形资产在整个资产登记注册当中最高作价不能超过20%。这意味着什么呢?假如我有1个亿的品牌资产,但是我只有1000万现金,我以这1个亿的品牌资产入股的话只能算2000万人民币,这就是实际存在的市场制度,不承认你这1个亿的资产是资产。
这对于主要做品牌经营、商标经营的企业来说是不合理的。我们把这1个亿投入到品牌经营上面去,目的是把这个品牌做大。这个品牌是资产吗?肯定是资产,不是资产我不会把这个钱扔进去。既然是资产,它肯定有价值的。但当我把这个商标资产去交给银行作贷款质押,我可以贷款多少呢?我们的法律在担保法上是有商标权、专利权、发明权都可以质押的,但事实上你1个亿投入建立的商标资产,到银行里去贷款是不认的。但是假如我将1个亿投入到盖厂房,银行是一定会给我贷款的。
这是为什么呢?是市场制度决定支持物质性的发展,而不支持商标资产发展。我们没有真正把商标资产认为是资产。
我们的法律法规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是能够推动并支持这些企业发展资产,有利于支持中国“无形资产、商标资产、品牌资产”发展的法律法规。着眼于提高中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当前急需改善品牌成长的环境。 |
|
■相关链接
|
 |
|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