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象牙塔随想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象牙塔骄子,为何轻生者众
来源:新华报业网      2009-3-3 9:37:00
 
 

漫画  唐春成

  石家庄学院大三女生刘伟不堪就业压力自杀。在留下的十万字日记中,她感慨就业压力大,无法找到希望。整个网络为此唏嘘不已。(2月26日 华商网)

  国内大学生自杀率连年提高,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零八年一月份,南方日报曾发表《大学生自杀率升高,生命教育刻不容缓》,呼吁高校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以及对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疏导。一岁有余,自杀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形势甚至更为严峻。象牙塔骄子,为何频繁出现轻生事件?

  其实问题就处在象牙塔骄子一说。昔日,考入大学意味拿到了精英层的准入证,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即使最差,安身立命总不是问题。而近些年,高校持续扩招,就业大环境恶化,使得这一切突然变成奢望。除了抱怨大学生浮躁,孰理会这突如其来压到大学生肩头的心理落差?

  刘伟日记读来令人嗟叹。十年寒窗考入大学,付出的并非仅仅读书的疲惫,还有莫大的机会成本。豆蔻年华,意气风发,这个年纪应该发生多少美丽的故事。孩子们却像赶鸭子似的,放弃了快乐,放弃了梦想,迎合长者出人头地的理想步入大学。最后突然发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其实更深层次的,教育附加给孩子们正确性的承诺,与实践状态产生了巨大分歧,而这分歧最后的成本全部要实践者,这群无辜的孩子承担。

  笔者多年一直在高校生活,对大学生近些年来心理变化有所思虑,对高校治标不治本的心理教育现状痛心疾首。无可讳言,大学生具备完全民事责任,自杀与否取决于当事人的选择。问题在于,曾经的承诺者们现在安居幕后,不会为此有丝毫损失。当然,这个承诺者不是父母、教师或者学校,而是造成这种认知误区的政策制定者。

  金融危机席卷中国,国内原本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最近,中国社科调查所对国内十一地就业率进行调查,应届毕业生综合就业率仅仅可怜的35%。其中对工作满意的更是寥寥。在这种背景之下,大学生们顶着就业压力,无法逃避,如何不陷入绝望?更遑论,就业压力背后的家庭压力。这也无怪乎农村大学生自杀率数倍于城市学生。压力就像炸弹压在肩头,仅仅心理辅导怎么够?仅仅转变就业价值观如何一言以蔽之?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杏 坛 书 架 关 注 成 长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教育服务
·在好老师和跟谁学之间划上..
·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
·山东高青县田横小学女教师..
·广西:3年内将投入60亿元发..
·改革开放30年:八大变化见..
·警惕:五种不正确的家庭教..
·石家庄市直各局深入开展主..
·葫芦岛:特殊的国防教育宣..
·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学生滑..
·利川着力抓好廉洁征兵教育..
更多..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