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我是女博士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女博士携女儿扎根灾区进行心理援助
来源: 新闻晚报      2008-8-16 9:59:00
 

  这两天,正在读小学的雯雯(化名)正兴高采烈地收拾书包,日前,她的妈妈海蓝博士关闭了势头良好的工作室,将作为团中央“512心灵守望计划”志愿者再次前往四川德阳,并打算在那儿长期居住,雯雯也将随行并转到四川继续学业。

  母女待在一起比较好

  自今年5月以来,作为心理学博士,上海首批心理援助志愿者之一,海蓝已经几赴灾区。“即使你不害怕,十岁的女儿不会害怕么?”记者不免为母女二人安全感到担忧。海蓝博士镇定地回答道:“其实我也想过要不要带女儿一起去。但这一次时间比较久。母亲还是与女儿待在一起比较好,我舍不得她,她也舍不得我。”

  海蓝告诉记者,危险是无处不在的。一次她在四川进行心理辅导时,发生了比较猛烈的余震,等回过神发现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了,真有种生离死别的感觉。人永远都无法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年幼的女儿对此也深有体会,因此强烈要求随行。

  四川之行感触颇多

  海蓝博士之所以愿意让女儿早早学会坚强,与她在地震后的经历有关。5月12日后,海蓝博士第一时间2次赴川,分别是绵阳和绵竹。“有一位老太太,因为她唯一的房子震塌了,绝望地在地上躺了三天。后来也许想通了,她爬了起来,竟自愿当起了理发师,为灾民理发。她还说:‘以后还要开一个理发店,赚钱重新建立起我的家!’”海蓝博士说。

  海蓝博士说,让女儿一同去四川,对她的人生来说,也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财富。让她早早学会挫折与困难要乐观面对。

  不计得失生活充实

  海蓝,上海医科大学医学博士,获美国德州医学中心神经科学博士后,参与过许多重大灾难后的危机干预工作。四川汶川地震前,她已经在上海开设了个人工作室,生活忙碌又充实。

  担任志愿者后,她义无反顾结束了自己的工作。“要想深刻地了解到灾区人民的康复过程,一定要去到现场,才有真切的体会!”海蓝说。

  灾后的三个月到六个月,是灾区人民真正开始重新生活的时候,亟待有需求、有系统、有规划地对灾区人民进行心理干预。海蓝说,虽然无人要求,但作为专业人士她自觉肩上的担子很重,因此已经下了举家搬迁,长期扎根四川的决心。

  上海市文明办委托《新闻晚报》已正式启动“我推荐、我评议身边的好人”活动。市文明办已在 “上海文明网”http://www.wmsh.gov.cn/zhuanti/5.5_tuijian/index.htm开辟专门的活动区域。市民也可通过新闻晚报短信平台(10669988168)、电子邮件xwwbmq@163.com直接参与。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杏 坛 书 架 关 注 成 长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教育服务
·在好老师和跟谁学之间划上..
·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
·山东高青县田横小学女教师..
·广西:3年内将投入60亿元发..
·改革开放30年:八大变化见..
·警惕:五种不正确的家庭教..
·石家庄市直各局深入开展主..
·葫芦岛:特殊的国防教育宣..
·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学生滑..
·利川着力抓好廉洁征兵教育..
更多..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