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关注民情民生:让孩子们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
来源:临安新闻网 2008-12-27 8:51:00 |
|
新闻事件 今年,对于岛石镇小五年级一班的傅乐同学来说,是特别开心的一年。因为在今年,已有两位来自城南小学的语文和自然老师来给他们上过课。新颖的授课方式、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小傅乐大开眼界:“现在,我们学校跟城南小学结成了对子,今后每年都有城里的老师来给我们上课,让我们山里娃也能跟城里小朋友一样接受好的教育了。” 小傅乐所说的“结成对子”,其实是市教育局今年主推的“1+N”模式,叫做学校互助共同体,即以一所优质学校(省市级示范中小学)为核心,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更多学校办学水平、管理水平、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如城南小学和浙江林学院附小、横畈小学、昌化一小、岛石镇小、石瑞校区结成了互助共同体后,学校的先进评选,高年级主学科的出卷、考试、分析,课堂教学示范等教学活动,开始在共同体各校区间统一实施。“这种模式的好处,是能使每所共同体学校形成1+1>2的增值效应,从而让更多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市教育局有关人士如是说。 新闻纵深 近年来,随着我市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上学已不再是件难事,上好学却成为了社会的一大难点,广大市民享受优质教育的愿望变得更加迫切。今年,市教育部门切实按照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的“围绕学有所教,发展优质教育”要求,大力推进教育优质化、均衡化发展,让人人都能上好学。 除大力推行“1+N”模式外,今年,市教育局还大力推进学校的布局调整和撤扩并,计划5年投入5亿元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工程。目前,林学院附小、於潜二中、锦城五中等重点项目已相继启动并建设,其中林学院附小今年9月已正式投入使用;於潜二中自去年动工以来,现已完成投资4600万元,明年9月能建成招生;锦城五中也于今年9月开工新建,昌化镇中、昌北中学、新桥小学等新改扩建项目也正顺利推进。此外,随着临目、洪岭、呼日等一批小规模学校改设成教学点,撤并昌北教育辅导站,昌北中学高中部并入昌化中学等学校撤扩并措施的推进,我市的教育资源布局得到了明显优化,惠及了居住偏远山村的学生,使所有学生都真正享受到优质教育。 要提高教育质量,发展优质教育,关键在教师和校长。为鼓励优秀教师向更高的水平层次发展,形成骨干教师的梯级结构,提高我市教师和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市教育局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选拔培养工程,并建立了以名师培养基地为主体的名师培养模式,力求通过2-4年名师名校长工程的实施,培养一批“师德好,业务精,知名度高”的教学精英,并在全市涌现出一批享誉省内外的教师,以此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 |
|
■相关链接
|
 |
|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