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留学故事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五名中国留学生创办圣彼得堡首份中文报
来源:中国侨网      2007-6-7 8:57:00
 
      5月初,一份特殊的报纸引起了俄罗斯圣彼得堡当地媒体的普遍关注。

  报道称,没有语言优势,没有人脉,没有资本,绝大多数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打工,都是从事翻译、导游、服务员等兼职工作。

  然而,有些留学生却凭借独特的优势,开始了海外创业之路。

  2006年1月25日,《华人社区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诞生,成为当地目前唯一一家中文报纸。而它的创办者,是5个中国留学生。

  日前,《法制晚报》记者对这些年轻的“新闻人”进行了专访。

  想法:填补当地中文刊物空白

  1985年出生的李浩然是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留学生。在他递给别人的名片上,头衔是:《华人社区报》总编辑。

  “我是2004年9月份来的圣彼得堡,第一年读的是语言。课余的时候想找点中文报纸或杂志看,结果发现这儿根本没有中文的刊物。这儿上网又特别不方便,一张中文的广告纸在同学中都能传看好几遍。”

  在这样的情形下,李浩然和另外4个同学萌发了“办一份中文报纸”的想法。“圣彼得堡地区有1万多华人,却没有一张中文报,这是个机会。”

  筹划:与另一家报纸共用刊号

  在创业开始阶段,5个学生自己掏腰包凑了3万美元,其中李浩然掏了绝大部分,成为最大的股东。

  李浩然说,这些都是家里的钱,被他们拿来做了投资。

  2005年10月,李浩然开始了准备工作。“我们先联系到当地一家俄罗斯报进行沟通,希望能和他们用一个刊号。这也是一张年轻人办的报纸,在当地是免费赠阅。对方没有难为我们,或许是因为大家都是年轻人,有共同的激情,他们特别痛快地答应了。”

  诞生:999份报纸免费赠阅

  俄罗斯人的热情给了年轻的中国留学生更高的热情,但俄罗斯的印刷机却不“买”他们的账,中文从印刷机里出来后,全成了乱码。李浩然说,“我们请教了很多人,最后找到一种软件,把中文字块转换成图形,让印刷机直接印刷图形。”

  2006年1月25日,一份由5个人编、写、印、发行的中文报纸出现在圣彼得堡的免费赠阅点上,发行量是999份。

  内容:格调较高 人文气息浓

  从创刊到现在,报纸的报头、版式到内容变化了很多次。

  “我们报纸有16个版,头版是自己写的当地新闻,其余大多从网络选择。编辑部有10个采编人员,差不多一个人负责2个版。”李浩然介绍,报纸定位格调比较高,人文气息浓。报纸内容侧重新闻、文学,还有政策解读。

  李浩然说:“由于报纸多是综合内容,平时大家都自己收集负责版面的资料。每周我们在办公室里碰一次,讨论出版内容。”

  报社采编负责人——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国际关系的研究生小唐承认,目前社区报在新闻部分不够强,原创不多。“但我们已经设立了新闻热线,并且付供稿人稿费,接下来打算在每个学校招一些通讯员。”

  《华人社区报》的编辑部设在圣彼得堡市区一间普通的民宅里。一室一厅的房子里,摆着四五张桌子、4台电脑、两部电话和传真机。挂在墙上五颜六色的画片,使得整间屋子活跃起来。

  而真正活跃着的是在这个屋子里工作着的年轻人。办报的年轻人年龄都在20岁上下,在来圣彼得堡之前他们是一群普通的高中生。

  壮大:零下20多度送报纸

  每到冬天,李浩然的腿就开始隐隐作疼,这是他在分送创刊第一期报纸时留下的纪念。“去年冬天圣彼得堡特别冷,我们出报的那天,零下20多度,我们5个人背着报纸一个点一个点去送。结果送完报后,我发现腿也冻坏了。”

  第一份广告收入——20元

  李浩然回忆说,到第二期的时候,《华人社区报》开始刊登广告,这也是报纸的第一份广告收入。“我记得特别清楚,一个饭店的转让广告,连续刊登2期,广告费用是60卢布,约合人民币20元。我们几个特别兴奋。”

  总领事打电话鼓励

  小唐说:“第5期的时候,圣彼得堡总领馆特别联系我们,总领事给予我们高度评价,支持我们继续发展。”

  “第7期的时候,当地有家中国饭店连续做了9个月的广告,广告费是1万人民币。到现在这份报纸在当地有了固定的读者,读我们的报纸也成了生活习惯。”说起创业时的点滴成就,李浩然的声音充满了自豪。

  编辑部扩展到15人

  报纸就这样一点点成长起来,编辑部由当初的5个人扩展到15个人。

  陈超是圣彼得堡国立电影电视大学一年级学生,今年年初刚刚加入进来,是报社目前唯一的摄影记者,“我们这里只有进来的人,没有离开的。”

  所有的成员都是在校的中国学生,其中大部分是来自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新闻系,大家都是无偿为报纸服务。

  瓶颈:做机票代理筹资金

  随着社区报的日益壮大,资金问题渐渐成为最大的障碍。最初3万美元的启动资金逐渐消耗完了。

  为了养活报纸,从2006年的暑假起,李浩然开始做起了机票代理、电话卡业务经营。“我们利用报纸做平台,刊登票务、电话卡广告,赚一些钱,继续出报纸。”李浩然开玩笑地说,目前他们所经营的票务出售是当地规模最大的。

  上周他们对报纸的经营模式做出创刊以来最大的调整。“我们随报发放一张‘一卡通’,价值80卢布。读者拿上一卡通可以从我们这边订票、订餐,都享受折扣。”李浩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缓解资金的压力。

  得到家里鼎力支持

  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报纸的正常运作总共投进去10万美元。其中有4万美元是李浩然从家里要来的。“在第10期的时候,报纸有了一定影响力,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家里。爸爸妈妈没有反对,也没有明确支持。但每次我向家里要钱,除了生活费之外额外的钱,家里都支持我。”

  矛盾:创业VS学业

  李浩然自己说,他对学习和办报精力比例为51%和49%,“毕竟我是来学习的,无论是父母的期望还是自己,都要稍稍偏向学习。”

  但是李浩然承认,自己在学习上也没想要特别拔尖,“在国外留学语言是个障碍,毕竟不是母语,能学到精华几乎不可能,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考试能过就行。”

  希望:“要像美国《侨报》一样”

  目前,这份《华人社区报》还处在发展之中,对于这份亲手创建的报纸,李浩然充满了希望,“我希望把它做成美国的《侨报》,我们中的一部分人专职经营起来。”

  假设报纸最后由于资金问题无法维持,李浩然说自己也不后悔,“当地很多成功的华人说,没想到一帮小孩子办起了一张报纸。有这样的评价就够了。”

  摄影记者憧憬新相机

  陈超说,社区报作为一个平台,给他提供了锻炼的机会。“我可以参加很多活动,然后认识很多人,扩大生活圈。”

  唯一令他不满的是正在使用的胶片相机,“速度太慢了,每次出去都要借同学的数码相机用。”

  “也许以后报社能给我买一台专业相机。”对于这个过程,陈超预想为四五年。

  专家评说:不提倡留学生创业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对于这种创业持不认可态度。

  夏学銮表示,国外环境比国内要艰难,学生的社会阅历又不够,存在语言问题,所谓的创业很可能是低层次的,和当地的主流文化有很大的距离。“我建议中国学生应该在国内接受基础教育,做好准备后再出国学习,这样成就会更高。”

  大学生要敢闯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辉表示,对大学这个概念的理解具有多样性,是对专业知识、理论文字,还有活动实践各个方面的综合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具体分析学生的创业,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都不能用投入和产出的公式简单计算。“(即使他们失败了)重要的是看他们如何总结,再选择,再发展。”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杏 坛 书 架 关 注 成 长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教育服务
·在好老师和跟谁学之间划上..
·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
·山东高青县田横小学女教师..
·广西:3年内将投入60亿元发..
·改革开放30年:八大变化见..
·警惕:五种不正确的家庭教..
·石家庄市直各局深入开展主..
·葫芦岛:特殊的国防教育宣..
·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学生滑..
·利川着力抓好廉洁征兵教育..
更多..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