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考研一族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考研培训市场何以够得上“杀人灭口”?
来源:光明网     2006-4-14 17:58:00
 
    有一种血案世界罕见,为着学问的暴利而够得上“杀人灭口”,这就是考研市场的“终极乱像”。3月15日《中国青年报》消息:考研培训公司抢生源酿血案,老总雇凶勒死竞争者。近年来,考研热一浪高过一浪,考研培训市场随之进入中国暴利行业排行榜研究生院。 此前,身价过亿的“云鹏考研”老总芦云鹏,因涉嫌雇凶杀人被捕。

  考研的人都说“考研”就是“考钱”:在“考研经济学里”,出版业和书商吹喇叭造势、学校和培训班摆摊子、老师和专家跑场子,连“乘凉”的旅馆餐馆也跟着拿小费——为此间的繁荣喧嚣埋单的是前赴后继的考研学子。闻名全国的“云鹏考研”那句广告词犹言在耳——“谁敢横刀立马,唯我鹏大将军”,想必戏一开始便暗藏着“为独霸考研培训市场而不惜打击、谋杀竞争对手”的潜台词。一边是每年30亿元的巨大市场蛋糕,一边是以暴力手段争抢名师、控制地盘,乃至夸大其辞的广告宣传,几无监管的灰色收入。考研市场早就在“抢劫越货”了,“杀人灭口”只是终极乱像而已。那么,考研市场是何以够得上“杀人灭口”的呢?

  暴利是暴利者的通行证。弗兰克?奈特在《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里有句名言:成本记录的是竞争的吸引力。考研的“蛋糕”在人才高消费的“时尚”下越做越大,面对急剧扩张的市场、同时又是一个缺乏有效管理的市场,民间垄断就以“潜规则”或“暴力”的常态粉墨登场。考研的奶酪越来越香甜,离不开两种催化剂:一是人才消费的畸形,大学本科生就业的窘迫现状使得考研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成为类似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高考那样的全国大考,这种畸形人才消费观下的教育观在民间自发演绎成对考研宗教般的狂热,千金散尽也不为奇;二是管理混乱下的“黑班横行”,工商、公安和教育主管部门在一些暴力事件发生后,未能对考研培训市场不规范、监管失效的现状进行有效反思和整饬,于是没有办学资格、许可证、工商登记和办公地点的“黑班”也搅起了暴利的浑水。

  考研市场何以够得上“杀人灭口”呢?那些“名师大腕”们又是如何在速成的考研中成为考试权威、猜题专家的呢?——这个问题背后有着更可怕的谜局:一是专家也参与了组织命题,二是或者专家能得到命题的确切信息;三是专家真是有办法猜中试题……但无论哪种可能,对于以公正选拔为准绳的研究生考试都是一个又一个的反讽。这些急功近利却又屡屡得逞的考研培训班的“七宗罪”,其危害远在“杀人灭口”之上:助长了大学生投机取巧的风气;加重了家庭教育的额外负担;冲击着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分散了高校教师的教学精力……

  “杀人灭口”的考研市场给我们上了血红的一课:研究生选拔制度是到了该革故鼎新的时候了,社会的人才权衡机制是到了拨乱反正的时候了,更直接更现实的——教育主管部门是到了给考研市场圈定“游戏规则”的时候了。此外,如果能以自考、网络大学等多样化形式开办研究生学历教育,也许考研市场的高烧也会退很多吧。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杏 坛 书 架 关 注 成 长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教育服务
·在好老师和跟谁学之间划上..
·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
·山东高青县田横小学女教师..
·广西:3年内将投入60亿元发..
·改革开放30年:八大变化见..
·警惕:五种不正确的家庭教..
·石家庄市直各局深入开展主..
·葫芦岛:特殊的国防教育宣..
·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学生滑..
·利川着力抓好廉洁征兵教育..
更多..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