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师心声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成都支教女教师:孩子是最美的高原红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2007-12-4 16:24:00
 
谢晓君的心里话
  “我非常爱你们,但那边的孩子更需要我。” ——对自己成都的学生说

  “在这儿办学教书,可以将知识的作用放大得更明显。这里的一个孩子有了知识,可以带动一个家、一个村。”
——谈自己的工作意义
  “我没觉得自己的选择有多么崇高,在这里能够实现我的价值,生活变得很简单很快乐。” ——有关自己的选择
  “我们让女儿放弃了很多物质享受,但她得到了在大城市里得不到的东西,这对她以后的人生路太有用了。”
  ——有关把女儿带到高原
  “我们自己的养老问题没有考虑,‘一口酥油吃到老’,只要对生活要求不过分,日子肯定过得走。”
——有关他们夫妇两个的未来

  11月21日至27日,记者一直在悄悄地观察、记录着谢晓君的日常生活。在前两天的接触中,她直爽爱笑,性格鲜明。但在几次深入的交谈中,谢晓君却哭了鼻子。她说,哭鼻子不是因为后悔自己的选择,后悔自己的放弃,而是因为愧疚。不管她选择怎样的生活,没有做到或者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离开成都 “那边的孩子更需要我”

  记者:前不久您回到成都市石室联中参加校庆的时候,被大家一致评选为“感动联中十大人物”。现场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场景,您一走进学校,以前的同事和学生都把您抱住痛哭,而您一滴眼泪也没掉,难道您不感动吗?

  谢晓君:不,准确地说哭了,在心里哭,是为抱着我的那个女学生哭的。在我还是她老师的时候,因为家庭的原因,她遇到很多困难,跟我交过很多次心。我去塔公的时候,她很舍不得我,但我不能因为一个孩子而放弃塔公那么多孩子。因为离开,我也就不能继续照顾她,那天回成都看到她,心里确实心酸,我只能告诉她:“我非常爱你们,但那边的孩子更需要我。”

  但是面对我以前成都的朋友们,我没有哭。他们大概是觉得现在的我很苦,但我觉得我过得并不苦。生活条件、工作环境这些比不上成都,但我的心灵是快乐的。

  旁白:听了记者的转述,晓君的丈夫胡忠笑着连连摇头:“她就是性格太直,同事的哭实际上对她是一种认同,全社会都需要一种广义的支持与理解。”胡忠说,谢晓君和自己都是凡人,都有这样那样的欲望,但只要面对着这里衣着破旧但眼睛澄清纯净的孩子,所有的欲望都淡了。“对孩子来说最重要最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轻易给他们,这让我们很高兴。不比外面的朋友强多少,我们只是多考虑了一点点。”

  扎根高原 “生活变得很简单很快乐”

  记者:您确认将要在塔公、在多饶干目呆一辈子吗?您怎样看待您的这个选择?
  谢晓君:是的,呆一辈子。胡忠的意思也和我一样,只要他还干得动,学校还要他,他也会一直在这边干下去。在这儿办学教书的意义,可以将教育和知识的作用放大得更明显。这里的一个孩子有了知识,可以带动一个家、一个村。他们不接受教育,未来就看得见,必定是放牛娃。而接受了教育,他们的未来就看不见了,会拥有很多可能性。我实在太想看到这些孩子长大考上大学,毕业后回来建设自己的家乡。

  我没觉得自己的选择有多么崇高,我只是找到了人生的一个位置,在这里能够实现我的价值,生活变得很简单很快乐。其实在这里还有很多做出这样选择的人,像一直留在福利学校的魏宏老师、盈明丽老师,木雅祖庆学校的辽宁女孩才畅、张静,邓雅文老师。邓雅文是放弃了深圳招商银行总行的工作到这里当老师的,跟他们比,我真的不算什么。孩子才是我心中最美的“高原红”。

  旁白:说起谢晓君老师,木雅祖庆学校女校长德吉拥忠不住点头称赞:“她是我们这儿最棒的一个老师,教学方法很特别,而且又是从大城市主动来到草原,我真的很佩服她。”德吉拥忠承认,多饶干目的确条件不大好,现在有7个老师来了又离开了,呆的时间最短的只有3天。

  女儿成长 她得到城里得不到的东西

  记者:您来到塔公,还带来了女儿,客观上她将不能享受到大城市娃娃能享受到的优越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对孩子来说,很多人认为您这样的举动有些自私,您自己怎么看待?

  谢晓君:的确,孩子跟着我们来到大雪山,是受了很多同龄人想象不到的苦,我在乎这边的孩子也远远超过在乎自己的孩子。但我和胡忠都认为这是对的,我们让女儿放弃了很多物质的享受,但她得到了在大城市里得不到的东西,这对她以后的人生路太有用了,我想等她长大了,一定会理解感谢今天父母的选择。

  旁白:在平静地讲述关于女儿的这些话时,谢晓君的眼圈红了,女儿吃的苦她看在眼里,作为母亲,也的确难掩心疼。她曾经面对过很多亲戚的责问:“是不是嫌娃娃累赘?我们可以帮你养!”在西康福利学校和木雅祖庆学校这样的家庭式学校里,老师和学生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用谢晓君的话说:“必须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发自内心地把孩子放在自己心里面。一个称职的家长,是不会只对孩子中的某一个好的,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得到关爱。”

  赡养父母 “家里还有大姐和二哥”

  记者:放弃城市的生活,离开成都的家,您能尽到赡养父母的责任吗?未来您和丈夫也老了,考虑过自己的养老问题吗?

  谢晓君:说实话,肯定不能尽到,这也是我现在心里最大的牵挂,但我只能希望两位老人身体都能健健康康,尤其是我父亲,他身体不太好。最早父亲不同意我到塔公来,因为父亲小时候就是在孤儿院长大的,知道条件很艰苦。我母亲曾专门到西康福利学校来看过,很受感动的她支持我的决定,也让父亲最终同意了我到塔公来。幸好家里还有大姐和二哥可以替我多照顾父母一些,家里人最初都不理解我的选择,但当他们了解之后都开始默默地帮助这里的孩子,经常寄来这边买不到的书本等。

  我们自己的养老问题没有考虑,“一口酥油吃到老”,只要对生活要求不过分,日子肯定过得走。

  旁白:对于这个问题,胡忠与谢晓君早已充分交流并达成了一致。“从知道了这么个地方,再到来到这里,我们是经过了几番权衡的。来了肯定就别想赡养父母,但我和晓君都是教育工作者,受国家培养这么多年,尽这么一点绵薄之力,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尽管现在的收入比在成都少了一半还多,但谢晓君还在努力存钱,“她想给父母在成都买套房子安顿下来,但不知要到啥时候才能实现。”

  内疚的事 朋友病逝却爱莫能助

  记者:到这边来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你觉得后悔?

  谢晓君:有的。我们家有一位最好的朋友,是胡忠大学同学,家里很贫穷,但他很努力,在川大读上博士后留校任教。因为得负担一家人的开销,朋友的日子依然很拮据,我们还在成都的时候经常接济他。胡忠和我先后到塔公来后,一忙起来就没个完,通讯又不方便,渐渐就没再和他联系了,还以为朋友过得很好。两年多以后,胡忠很偶然地在网上看到这位朋友因患癌病逝的死讯,我们都哭了很久。离开成都后没有帮助到朋友,要是能继续帮他,或许朋友不会走得这么早,这让我真的很是内疚。

  旁白:说到这里,谢晓君又哭了。她坦白地说,目前状态下,自己处理不好赡养老人、顾及朋友等方方面面的事情,但这不会影响到她去帮助别人。她很肯定地说:“这一切,都会变成我的教学动力,鼓励着我继续向前走。”

  记者手记 快乐的选择

  刚到塔公第一天,高海拔立马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头晕、头疼、呕吐,那一刻,我是那么强烈地想念着成都。而眼前柔柔弱弱的谢晓君,如今却早就融入了高原的碧草蓝天,她只有回成都时才头晕——因为脸上那两大块高原红会让她“醉氧”。

  放弃城市中属于自己的一切,全身心投入到这草原深处,实在需要很大的勇气。就此,在采访中,谢晓君不止一次很认真地强调,她不是在奉献,她只是做了一个选择,一个让自己和他人都快乐的选择。这个选择帮助她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位置,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呆在雪山的这7天,在清晨孩子们的晨读中,在孩子的纯净双眼里,在谢晓君与学生们亲热地拥抱中,记者感受到了谢晓君的快乐,很真实的快乐,简单而纯粹的快乐。同样从大城市来的辽宁女老师才畅、张静,深圳志愿者邓雅文,青海女老师吉姆,还有拥忠等当地藏族老师,他们的脸上也与谢晓君一样,虽然有着两团明显的高原红,但却永远挂着因满足而快乐的微笑,甚至一件件在记者眼里微不足道的小事情都会让他们开心很久。诚如谢晓君所说,“在这里,只要有爱,生活永远是快乐和简单的”。

  7天很快过去了,在挥手告别的时候,我想,当若干年后谢晓君的学生们一批批长大成才后,返回这里来看望她的时候,她应该会更快乐的。

  大爱无私,真情暖人。谢晓君的故事,给你我带来温暖,更应该带来些许有益的启迪。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杏 坛 书 架 关 注 成 长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教育服务
·在好老师和跟谁学之间划上..
·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
·山东高青县田横小学女教师..
·广西:3年内将投入60亿元发..
·改革开放30年:八大变化见..
·警惕:五种不正确的家庭教..
·石家庄市直各局深入开展主..
·葫芦岛:特殊的国防教育宣..
·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学生滑..
·利川着力抓好廉洁征兵教育..
更多..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