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师视野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创新是推动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来源:     2006-4-14 18:36:0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其重要作用毋庸置疑。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行、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及教师队伍自身结构的变化,我国传统的教师教育发展模式面临着诸多的不适应和不协调,迫切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作出回答。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始终坚持将教师教育摆在突出位置,作为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优先发展,积极推进思想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实践创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发挥在教师教育方面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培养模式创新是推动教师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

  从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混合发展向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分离转变,是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但长期以来,我国高师院校并未能解决好促进学科专业教育与提高学生从教能力两方面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问题。因此,必须创新传统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培养的基本模式是定向招生、定向就业,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同步进行。随着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从封闭走向开放,这种混编培养教师的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华中师大积极开展了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推行“4+2”、“4+X”模式的探索,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从1997年起,我校相继在物理学和化学两个专业实验4年本科专业+2年学科教学论的中学骨干教师模式(简称“4+2”模式),通过重组课程,建立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的教学体系,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高素质”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学科教学论硕士研究生阶段则实行以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为主的教育类课程学习,灵活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及拓展深化原学科专业的教学与科研训练三个模块课群的渗透与融合。为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我校从2004年起将这项实验推广到思想政治教育等10个专业,同时对其进行了适度的发展,形成“4+X”模式。

  “4+X”模式的基本内涵是:教师教育培养方向的学生在修读某一学科专业课程学分之外,均应专门修读教师教育课程学分。其中,“4”代表主修学科专业四学年,“X”代表多种修读方式:一是让学生在主修某学科专业时修读16学分的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含教育实习);二是经选拔让学生在完成四学年的主修学科专业之后,继续攻读二年制的学科教学论硕士;三是让学生在完成四学年的主修学科专业之后,攻读一学年的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第二学士学位;四是让学生在修读某学科专业四年内攻读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辅修或双学位专业。

  技术创新是推动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

  目前,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机构,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相对比较薄弱,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尚未普及,在教师教育中还不能广泛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手段,这种情况难以适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教师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是加强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信息技术素养。华中师大1998年启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研究计划,广泛开展了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培训和应用研究。目前,我校已自主开发了网络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组织了6期网络课程立项建设,累计投入建设资金700多万元,立项建设网络课程225门。

  

下一页>>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杏 坛 书 架 关 注 成 长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教育服务
·在好老师和跟谁学之间划上..
·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
·山东高青县田横小学女教师..
·广西:3年内将投入60亿元发..
·改革开放30年:八大变化见..
·警惕:五种不正确的家庭教..
·石家庄市直各局深入开展主..
·葫芦岛:特殊的国防教育宣..
·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学生滑..
·利川着力抓好廉洁征兵教育..
更多..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