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16所大学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可跨校选课辅修
|
来源:北京日报 2007-6-21 18:49:00 |
|
海淀区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有16所大学,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等,已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16所大学的本科生都可以跨校选修公共课,还可以进行专业辅修。高校教学共同体成员校的老师们建议:如果没考上北大、清华等理想大学,就四年后考它的研究生;如果没考上理想的专业,进大学后可以调换专业,还可以跨专业跨学校选课辅修。 跨校公共选修课上课时间安排在双休日,学分各校均予承认。16所大学的在校本科生只需登录“共同体选课平台”(www.xyledu.com),就可以方便地查询到校际选修课信息,注册选修(部分热门课程见下面表格)。跨校辅修专业包括通信工程(北京邮电大学)、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北京林业大学)、体育管理、运动人体科学(北京体育大学)、金融学(北京语言大学)等,辅修专业学制两年,按要求考核合格后,颁发辅修专业证书。 “通过学院路高校教学共同体,大学生们共享了周边高校优秀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同时,也体会了不同高校的特色文化。”北京林业大学绿色文化与新闻传播专业教授铁铮说。他本学期开设的《实用新闻学》有120多名学生选修,来自北航、北语、地大、体育大学等周边高校。 不少大学生认为,走进跨校选修、辅修课的课堂,是充实自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获得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了更多的机会与外校老师、同学交流,作用是很难用分数来衡量的。 张晓是北京科技大学的毕业生,现在就职于国土资源部某研究所,负责软件系统研发工作。他当年高考的第一选择是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但发挥并不理想,只好进了其它学校。通过学院路高校教学共同体,大学二年级时,张晓开始辅修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并通过了各项考试,获得北邮通信工程专业辅修证书,在求职时提升了自身的竞争能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A07)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