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兰州讯(记者蹇勇德马效军) 甘肃农垦集团公司3000名科级以上员工中,电大毕业生就有807人;岷县的干部职工中有三分之一是电大毕业生。甘肃电大以其培养的人才“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而著称,这要归功于他们全新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如今,“谁都能学,啥时候都能学,什么方式都能学”———新的办学模式将该校的发展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注册在校生由7年前的不足两万人增加至今年的8万多人;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18.6万人,为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贡献了3个百分点。
1999年,甘肃电大首批承担了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对教育对象、观念、资源、过程实行全方位开放:具备一定文化知识基础的,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均可申请入学;学生修完所学专业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学制8年有效;学习期间学生、教师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采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对课程选择和媒体使用有一定的自主权,学习方式、进度、时间和地点等由学生根据需要自己决定。
为适应远程开放教育的需要,甘肃电大不断加大投入,将卫星传输和互联网应用结合起来,搭建了适合省情的“天地合一”的网络教学平台。省校建成了具有万兆核心交换功能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与21所分校建立了专用网、数字电话网和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分校均建立了独立的互联网站。全省电大系统联网计算机由2001年的1749台增加到去年底的12807台。108个卫星接收站接收的数据资源通过当地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进行发布,供学生随时取用。与此同时,省电大建立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112门课程的IP课件和130门课程的网络课件;38个试点专业的教学资源信息集;可提供4万多种电子图书和4700多种学术期刊的数字图书馆。
项目实施7年来,全省电大已经构建了适合甘肃特点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即“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天地结合’的网络教学环境为平台,多种媒体综合应用,导学、自学、助学、督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教务、教学、资源、技术部门为管理主体,以专业和课程为管理单元,以网络化管理和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为支撑,分级管理,全程监控”的教学管理模式。截至目前,电大教学点已覆盖全省98%的县区,除学历教育外还进行各类培训24万人次,为我省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