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生涯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大学毛入学率10年后将达40%
来源:: 新民晚报     2010-3-1 14:48:00
 

国家教育改革路线图昨起征求民意,本市教育专家细数“门道”———

昨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在教育部网站公示,文中没有一处提到“教育产业化”。纲要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纲要将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报在第一时间请来教育专家,为大家细数“门道”。

让孩子们“有学上”和“上好学”

去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24.2%,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提高到40%,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将有机会上大学。看到《规划纲要》中制定的这一目标,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杨德广按捺不住兴奋。3年前,他曾撰写了一份研究报告,提出的是同样的数字!

“可能有人会提出:这一比例是否太高?我认为不算高,很恰当。”杨德广分析说,“国家的创新要由高等教育来支撑,美国、日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都超过了80%,相比较而言,中国高等教育目前的发展力度尚不够。”他说,关键在于,入学率提高的同时,各类高校要明确定位、办出特色。

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家长、准家长、上班族,都能从新出炉的《规划纲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利好”消息。

10年后,幼儿入园入托不再像现在这么难,我国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高中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进一步大众化,毛入学率达到40%;青壮年中不再有文盲……《规划纲要》给百姓描绘了中国教育的未来蓝图。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副组长、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昨天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有学上”和“上好学”将是未来10年的两大工作重点。

而对上班族而言,到2020年也会有“知”的变化。10年后,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超过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达到1.95亿;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将超过50%。

“如今,各界人士对教育体制的弊病不断口诛笔伐,尤其认为我们的孩子比其他国家的孩子用功多少倍,天天超过十几个小时的学习,可是就出不了顶尖的人才。”一个高中生昨天在教育部的意见征求网页留言,提出“最根本的还是考试体制的问题”。“大家都搞题海战术,哪还有时间搞创新。”这个高中生推崇美国式的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规划纲要》提到“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可以说是迈出的第一步探索。

“我们‘民间版’高考方案的部分理念,在《规划纲要》中有所体现。”21世纪教育研究院熊丙奇教授昨天表示。去年,研究院发布了“民间版”高考方案,提出建立以统一考试为基础的多轨道、多样化的考试制度和录取制度,实现考生自主选择考试、自主选择学校、多次录取机会。此次《规划纲要》中提到的学生多次选择、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一年多次考试、探索实行高水平大学联考等概念,“民间版”高考改革方案曾提出。

多次选择,意味着让学生有多次选择入学的机会。熊丙奇认为,“选择”有两个可能,一是学生有选择考试的机会,二是学生有选择学校的机会。而分类考试,就是普通本科、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等实行不同的考试方式,目前上海已经采取这样的做法。

多元录取,意味着学生有五种途径上大学:参加高等学校普通本科招生统一入学考试,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由高校择优录取;特长显著、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者测试结果由高校自主录取;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推荐录取;符合条件、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行业、地区就业的,签订协议实行定向录取;对在实践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或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建立专门程序,破格录取。

好学生如今也厌学。网友小草昨天在教育部网站发牢骚:“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中,不少人厌学情绪越来越重,不但是差学生厌学,好学生也厌学。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学生的学习负担太重了。学生为什么负担重,是因为老师逼迫的,老师不给孩子们一点喘息的机会。老师为什么给孩子们太多的任务呢?因为上级要向学校要升学率,学校就要向老师要成绩。”

减负,这一中国教育的“顽疾”,此次在《规划纲要》中也有较多篇幅提及。静安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说,减负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涉及学校、社会、家庭等多个方面,因而无法一步到位。张人利认为,《规划纲要》在基础教育部分,加重语气说“减负”,明确减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这意味着政府下定决心要减负。

中国基础教育的另一个“顽疾”就是择校的愈演愈烈。在《规划纲要》中,提出解决择校问题的若干举措:缩小校际差距;加快薄弱学校改造,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等。

“择校并不是中国特色。”张人利说,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总会有不均衡现象产生,美国、加拿大等教育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只是中国目前择校现象太突出,需要缓解,但杜绝也是不可能的。”张人利说,他认为首先要改的应是不收择校费。

“改变学校行政化倾向,这是《规划纲要》的最大亮点。”张人利提出。温家宝总理2月27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曾提出教育行政化的倾向需要改变,要让教育家办学。《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在教育系统工作了30多年的张人利,同样关注到教育系统“行政味”太浓的现象。他说,上海的中学虽然早已取消行政级别,但是人们还是习惯强调学校的“级别”。杨德广也认为,高校不应设置行政级别,因为有了不同等级,高校在招生时也分等级,这是应试教育的祸源之一。“高校‘去行政化’,首先应当去除等级,更多强调学术功能。”杨德广认为。张人利提出,教育部门也要有所改变,减少不必要的会议、评比,让校长回复教育家的本色,将精力集中到课程教学改革上去。

熊丙奇说,教育“去行政化”是教育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其中就包括大学的行政级别。这是一个既涉及政府管理高校模式调整,又牵涉众多现实利益调整的课题,在我国高校中,有30多所高校的校长、党委书记是副部级干部,有几百所本科院校的领导是厅局级。他认为,政府此次显示出教育“去行政化”的决心,如果这一“硬骨头”被啃下,高校的办学自主、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及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就成了应有之义。

《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的看点

看点:农民工随迁子女有望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

根据2009年的统计,我国有1.3亿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如何享受“同城待遇”已成为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规划纲要》提出“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看点:中等职业教育将逐步免费

当前,我国社会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仍比较普遍,职业教育自身也存在结构、质量与社会需求不适应等问题。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性不高。《规划纲要》提出“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看点: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

目前,我国约有1600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全国大部分地区教师工资为每月2000元左右。经济利益驱使一些城市的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生活压力也使很多农村教师无法安心从教。《规划纲要》提出“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补贴标准,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制定教师住房优惠政策。”

看点:消除对民办学校的歧视

2008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10.09万所,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达2824.4万人。与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平分秋色的局面相比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规划纲要》提出“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杏 坛 书 架 关 注 成 长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教育服务
·在好老师和跟谁学之间划上..
·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
·山东高青县田横小学女教师..
·广西:3年内将投入60亿元发..
·改革开放30年:八大变化见..
·警惕:五种不正确的家庭教..
·石家庄市直各局深入开展主..
·葫芦岛:特殊的国防教育宣..
·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学生滑..
·利川着力抓好廉洁征兵教育..
更多..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