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中央电视台第二频道午间的“全球资讯榜”栏目里,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2005 级工商管理专业的从跃,以最年轻的大学生创业公司法人代表登上了榜单。
一时间,名声大振,他当年创办公司的时候才十八岁,今年也只有二十一岁,还没有毕业。他已经成为一家注册资金达150万元的公司的法人代表,有正式员工十五人,年营业额上百万,在青岛高校中小有名气。
上门推销赚到“第一桶金”
“说来也怪,我刚入学不久就有了创业的想法”,3月 14 日,在点亿传媒的办公室,从跃告诉记者,他2005年入学后,就琢磨着如何创业。他一开始创业的动力不是为了赚点零花钱,或是学费,而是源自一种对成功的渴望。
从跃一开始的项目和多数大学生没什么两样,就是上门卖产品。“大学生都热衷数码产品,像MP3、MP4、U 盘等,我就瞅准了这一点,在同学们中推销这类热门货”,从跃从青岛电子信息城批发来货,以低于市场价格 20%-25% 左右的价格到学生宿舍直销。
没想到第一批货很快就卖完了,紧接着又进了第二批货,从跃从中看到了高校市场中蕴藏的商机,他和更多的供货商建立了联系,从合作中增添了信任感,从原来的现款进货,发展到赊货销售,现金流更加顺畅。随着资金积累的增加,在上门推销大约三个月后,从跃在学校里接连开了两家小店,从上门推销,变为店面销售与直销并举,营业额也直线上升,最火爆的一家门面不长时间就创造出近10万元的销售额。
“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公司”
赚到了“第一桶金”,从跃并没有像不少大学生一样就此止步,或者是用于消费,改善生活,而是瞄准了更高的目标。2006年,从跃就注册了自己的第一个公司“蓝海跃龙公司”。
“成立公司是我的一个人生梦想,因为这是正式创业的开始,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从跃成立公司后,开始对公司发展进行整合。他发现,高校消费是个大蛋糕,就青岛地区来说,以每个学生一年一万元的消费额来计算,普通高校加上民办高校、职业学院,加起来就有二十多个亿,而这个蛋糕如何来挖掘、整合却往往被忽视。
大学生消费容易受媒体影响,特别是身边的媒体,从跃看准了这一点,把创办校园消费媒体作为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个大动作。 他搜集了客户资源,帮助客户分析高校市场,以广告费来支付印刷和发行成本,办起了一份平面媒体《年华》杂志,直投到每个学生宿舍。
在办消费媒体的同时,从跃还给客户提供一揽子促销方案,让客户在投入广告费的时候,能有意想不到的回报。有一个服装品牌以前也曾想打入高校市场,但由于缺乏有力的渠道,试了三次也没成功。
认识从跃后,从跃和他的团队不但精心设计针对校园的平面广告,还推出了一系列现场促销活动,结果“一炮打响”,实现了超出预期的业绩。
在学校中,大学生往往以身边的“意见领袖”来决定自己的态度,从跃从这一点出发,在校园里结合商品促销,开展校园选秀等活动,同时与学生会等主流社团建立了合作关系,从而加大了影响力。
为了把传媒业务做大,就在 2008 年初,正在读大三的从跃以 30多万元的价格收购了社会上两家广告公司,成立了新公司——点亿传媒(青岛)有限公司。
这个“小并购”,让从跃的公司更有资源整合的能力,成为他创业史上一个大的里程碑。
进军“新媒体”
现在从跃的公司注册资本已经增加到了150万。企业拥有一支近200人的精英执行团队。在这个团队里,除了他是在校生以外,都是已经毕业的高素质大学生,有两名还是“海归”,还有从社会媒体“跳”过来的。
他告诉记者,公司独家运营覆盖青岛及半岛地区的300个高档社区(居住区),1万余块楼宇首层及电梯间广告位。覆盖青岛10所知名高校的5000余块高校户外媒体。精准传播,帮助客户最低成本有效占领高消费、高素质人群。
“今后将向新媒体业务和网络教育发展,依托点亿新型媒体运营事业部向高端社区新媒体、高科技新媒体、数字影院媒体、高校综合媒体等发展,成为一家专业运营商。”从跃告诉记者。
他还透露,公司还在拓展校外市场,在浙江路成立了校外事业部,在上百个高档小区有了专属广告位,为了拓展公司业务,目前已经采用整合手段,把一座六层的写字楼整体拿下来,公司也即将搬迁过去。
上了全球资讯榜后,从跃的心态反而更加平和了,“大学生创业,我只是早走了一步,现在还谈不上是成功,今后的路还很长”,他平静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