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警惕教育腐败的灾难性后果
来源:现代快报     2005-7-26 17:28:00
 

  近两年来,广西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教育系统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218件,涉案243人,涉案金额2371万元。据检察人员介绍,教育系统内的贪污贿赂犯罪多发生在局长和校长等有实权的人身上,主要原因就是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不力;其中升学考试、学校招生录取、新生入学三个环节,正成为教育腐败的三大高危点。 (据7月20日《中国青年报》报道)

  近年来,仅经过媒体报道的,各地形形色色的教育腐败案件,就不断地刷新着我们的震惊程度。今日之教育腐败,不仅出乎人们的想像,更严重地打击了人们对社会公正的信心。最近广西检察机关所称“教育腐败三大高危点”,也远非教育腐败的全面概括。

  在一些地方,教育腐败已经由“吃学生”、“吃家长”发展到“吃教师”、“吃社会”,如河南获嘉县教育局一方面拒绝安排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学校就业,一方面却以每人3万元的价格向社会出售教师指标,以此筹集资金修建教育局办公楼;由个别实权人物贪污受贿或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发展到学校和主管部门借着公用事业民营化、市场化的势头,打着“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优质基础教育资源集团化”等旗号,通过“名校加新校”、“名校办民校”等手段,使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高收费、乱收费“合法化”,导致国有教育资源流失,进一步加剧社会基础资源配置失衡。

  一项专题研究指出,中国的腐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主要表现为个人行为,到1995年前后向组织行为发展,仅仅几年之后,腐败又渗透到了部分组织机构当中,很多社会经济资源都成为以腐败为目的的再分配对象,“以便于组织系统内部减少摩擦”。对照这项专题研究的结论,可知中国教育腐败的发展,大体上也经历了上述三个阶段;在社会转型期之中国,教育腐败与吏治腐败、执法腐败和司法腐败等并非不具有可比性,教育腐败尽管不是“腐败的源头”,但如果不加以果断有效的遏制,则在以腐败为目的的“再分配”之下,教育非但不能发挥消减社会基本不平等的功能,反而将成为导致新的社会基本不平等的源头。这将是一个灾难性的后果。

■相关链接  
  • 警惕教育腐败的灾难性后果
  • 为筹学费身背干粮帮人挑砖
  • 教育观察:过分依赖短信会降低智商
  • 寒门学子感动八方好心人
  • 杀死花季少女的择校费 保障公平的无差别教育
  • 四川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今日出征
  • 冷看沈阳女孩获美总统教育奖 事情没那么简单
  • 高考只是一个重要台阶 盲目炒作高考状元不可取
  • 大学生西部就业:国家代还助学贷款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