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政治理论命题要求与思路
一、关于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设置ず驼治理论考试大纲的修订政治理论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根据国家教育部制订的《政治理论考试大纲》的规定,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考试范围包括高等学校本科阶段设置的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
199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联合颁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 98方案”),规定本科阶段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999年以后,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政治理论考试大纲依照“课程对应、内容相接、分课推进、平稳过渡”的方针开始向“ 98方案”各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靠拢。此后,又根据江泽民 2001年“七一”讲话、中共十六大报告等精神,每年对考试大纲作一些修订。 2003年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颁布了新的“两课”教学基本要求,将其中的“邓小平理论概论”改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004年政治理论考试大纲一方面全面贯彻和落实中共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政治理论考试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另一方面,考试大纲各部分内容与新的教学基本要求全面接轨,作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在经历了多年的调整、修订后,将在 2004年考试大纲的基础上保持相对的稳定。2005年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在此基础上新增了16个知识点
二、关于政治理论考试试卷内容结构的调整
长期以来,政治理论考试分文科和理科两套试卷,其中的主要区别是理科试卷不涉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内容(“ 98方案”将该门课仅列为文科的必修课)。2003年起,政治理论考试改变了使用文理两套试卷的方式,采取使用文理统一试卷的做法。 2005年延续了这种新做法。具体的变动是:试卷满分仍为 100分,前90分是必答题,考查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后 10分为选做题,要求考生从两道试题中选做其中一道。后10分的两道选做题,一道是考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内容,另一道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的相关知识,认识和分析当代世界一些重要问题的能力。ト、关于政治理论考试试卷题型的调整
长期以来,政治理论试卷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等。其中,简答题,一般用于考查“形势与政策”部分的内容。 2001年取消了简答题,“形势与政策”部分的内容主要通过选择题进行考查。
2003年对考试题型及其分值又作了一次大的调整,即一方面适当提高辨析题的分值,每道题由原来的 5分,改为6分;另一方面,将原来的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合并为分析题,从2003、 2004和2005年试卷中的分析题来看,这种题型介于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之间,兼备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的特点,一般给考生一段材料,设置一个综合性的大问题或几个相关的小问题(类似以前的论述题,只是给了考生一个相关的材料,要求考生从所给的材料出发、联系学过的相关知识来分析回答问题,这种题往往比单纯的论述题要容易把握);或给学生几段相关材料,设置几个相关的小问题(这类题同以前的材料分析题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