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朝鲜核问题及解决措施
中国是朝鲜半岛的友好邻邦。对朝鲜半岛核问题深表关切。中国一直致力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并以此作为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出发点。主张朝鲜半岛无核化,反对朝鲜半岛任何一方发展或拥有核武器。与此同时,中国也充分理解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对于自身安全的担忧。
朝鲜的核问题必须通过对话来解决,这是中国的立场。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和加强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而且这也是有关各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正是基于这一点,中国正在并将始终如一地为推动各方对话及对话本身进程做积极的努力。
中国认为,解决朝鲜复杂的核问题需要时间。但是相关各方的善意、诚挚和持久的努力是最为重要的。希望相关各方保持克制与冷静,并预防局势未来向紧张化的方向发展。中国愿意为确保朝鲜核问题朝着和平解决的方向发展继续努力。
8、文明冲突论
“文明冲突论”有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一、导致未来冲突的根本原因是“文明的差异和冲突”,而不再是意识形态或经济因素。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二、导致文明冲突的理由有:文明的差异是根本性的;不同文明的相互影响加深,强化了人们的文明意识,加剧了文明之间的敌对情绪。三、西方和非西方的对抗将成为冲突的焦点。
把文明视为国际冲突的最主要根源、文化差异必然导致文明冲突的观点,夸大了不同文明间的矛盾与冲突,严重违背历史与现实,其理论是形而上学的、片面的。
首先,多种文明长期共存、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线,是使世界充满活力和不断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上,确曾发生过许多文明间的摩擦、碰撞和冲突,但它们并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也没有改变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
其次,从国际政治现实来看,国际上发生的各种冲突主要表现为不同民族和国家利益的冲突,其核心是国家的主权安全和经济利益。而各种冲突的触发点和表现形式则是多种多样的,如领土争端、资源争夺、权力失衡、贸易摩擦等。文明差异也是产生国际冲突的诸多原因之一,但决不是主要的,更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其三,不同文明间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但不能把文化信仰不同和宗教民族之间的利益冲突等同于文明冲突。各种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渊源、丰富内涵和表现形式,它们之间的差异正是文明多样性的体现,并不表明不同文明的高低优劣。把文明差异绝对化,将其置于民族国家、人民利益诸多因素之上,把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冲突作为焦点,矛头直指儒教和伊斯兰国家,这实际上是冷战时期遏制理论的翻版。
9、新殖民主义
二战后,尤其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民族民主国家的独立,以军事占领为特征的殖民主义被“新殖民主义”所取代,新殖民主义的特征是:
(1)通过各种附加不合理条件的“援助”,从接受援助国获取各种特权;
(2)通过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占领市场,获取高额利润;
(3)低价购买发展中国家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进行不等价交换;
(4)利用技术优势进行技术垄断,在转让技术时进行敲诈。
新殖民主义和旧殖民主义虽然采取了不同的是统治方式,但其本质都是以金融资本统治为基础的对发展中国家剥削、掠夺、控制和压迫的关系。
10、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与冷战思维的差别
新安全观主张树立共同安全或普遍安全思想,强调国家之间的安全是相互的,在维护本国安全的同时,必须尊重他国安全,而冷战思维则片面追求本国或本集团的绝对安全,为实现此目标,不惜损害、威胁他国安全甚至国际社会整体安全。
新安全观主张树立综合安全的思想,反对片面追求军事安全和军备竞赛,而冷战思维则强调军事安全至上,强调以军事实力求和平,片面追求军备优势。
新安全观强调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来寻求安全,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而冷战思维则坚持非友即敌的原则,人为地把一些国家看成是对手或敌人,进行防范和遏制。
新安全观强调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而冷战思维则奉行炮舰政策,肆意干涉别国内政,践踏别国主权,动辄进行军事打击。
新安全观和冷战思维的本质差别在于新安全观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而冷战思维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为基础。
11、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如何认识全球化发展的曲折性)
就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来看,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获得比较好的贸易条件,有利于扩大出口;
(2)、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收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弥补自身的资本技术不足;
(3)、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本国工业化进程;
(4)、有利于利用海外资源,参与跨国投资。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表现在:
(1)、发展中国家对国际经济依赖性增强,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
(2)、外来资本和跨国公司投资增加,冲击着本国的民族工业,并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控制权;
(3)、国际资本流动的增加容易带来金融风险;
(4)、发展中国家受到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规则和秩序的制约。
由于发达国家在国际投资、贸易和技术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全球化总体上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南北经济技术不断扩大,总体上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此外,发达国家利用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加紧推行政治、文化霸权和经济上的新殖民主义,导致南北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更加不平等,势必引发一系列新的矛盾,导致国际社会的动荡。因此,必须正确引导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其朝着共存、共赢、平等、公正的方向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