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求职就业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网上"预测月薪"从参考变"底线" 求职者难偿所愿
来源:今日早报     2007-4-11 14:34:00
 
 “预测月薪”让求职者事与愿违

    相关人士提请大学生莫被网上预测所累

    专业、学历、外语能力、工作经验……对于招聘会上摩肩接踵的大学毕业生而言,它们无疑是求职应聘的重要砝码。最近,这些因素又多了用武之地,不少毕业生在找工作前,习惯先用它们“预测月薪”。

    在“预测月薪”网站,只要你输入相关信息,就会出来一个精确到个位的数字,作为应聘工作的薪水预期。很多有过预测经历的大学毕业生,都理所当然地把预测结果当作了应聘薪酬的最底线。

    企业挑人才,人才自然也可选企业,双向选择固然是企业和应聘者实现双赢的好选择,但带着预测的月薪找工作,也许最后留给应聘者的,不仅是事与愿违,甚至得不偿失。

    预测月薪

    从参考变成“底线”

    几天前,杭州举行了春节后最大规模的一次人才招聘会——2007年春季人才交流大会。

    茫茫人海中,一位特殊的应聘者引起了记者注意。小伙子虽然抱了厚厚的一沓简历,但几个小时下来,他却只投了寥寥几份。

    “你们这里提供给新员工的薪水是多少?”小伙子经常会挤进人群问上一句。

    小伙子名叫王大林(化名),杭州某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他对月薪的预期,最低是3000元。“当然,如果能到3500元或者再高一些,就更好了。”王大林说。

    参加招聘会之前,王大林得知有个能“预测月薪”的网站,他按照网站提示的步骤,逐项填写了预测所需的信息。3453元,这是系统最终提供给王大林的预期月薪。“数字一出来,我心里就有底了。我把预期月薪放在3000元,稍微降低了标准,再低就不接受了。”王大林说。

    但在人才招聘会上一轮咨询下来,结果让他颇感失望,“他们开出的月薪都达不到我的心理底线啊。不知道我那些同学情况怎么样,听说能达到‘预测月薪’的不多。本想给自己一个参考,定下3000元这个底线后,实在是不想再降了,再找找看吧。”说完,王大林又淹没在人群中。

    浙江大学文学专业毕业生小高对“预测月薪”的好感从来没有减退过,“我们刚毕业,一点社会经验都没有,基本不了解企业的情况。‘预测月薪’至少提供了一个参考,让我们可以有个大概的方向。”

    醒目文字

    预测“仅供参考”

    昨天上午,记者进入一家提供“预测月薪”的网站。

    按照网站上提示的操作步骤,记者依次填入了“想要工作的城市”、“学历”、“外语能力”、“工作经验”、“从事岗位的类别”、“所学专业”和“求职单位性质”。

    经过“综合评定”,作为一名无工作经验、只能熟练掌握一门英语的语言文学类本科毕业生,记者的预计月薪为3355元。

    但在预测过程中,一段位置醒目的文字却引起了记者注意:“个人收入的决定因素除了本测试中涉及的城市、学历、外语能力等选项之外,还与个人体貌、沟通能力及各企业雇主的个人好恶等诸多因素有关;本测试仅提供您在当前具有的就业条件下,目前国内各城市的月薪平均数值作为参考;具体到个人的薪水承受能力,请结合更多专业的职业测评及各类测评之外的诸多因素来考虑。”

    预测月薪的网站也明白,影响预测数据的因素还有很多,他们也不能保证其可靠性,只能当作参考,所以在醒目位置提醒着好奇的体验者。

    计算根据

    24城市薪水调查

    那么为什么可以如此精确地预测月薪?网站的数据又是根据什么计算出来的?

    在登录网站的首页后,记者同时看到了“全国24城市薪水调查”这个项目。恰恰就是这个调查,成了网站预测薪水的来源和根据。一名专业从事网站制作的技术人员说,“预测”的原理很简单,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数据收集分析系统。

    昨天下午,一家月薪预测网站的负责人介绍,浏览过该网站的人,会把自己的月薪填入“薪水调查”。有工作经验的人,在预测薪水时也会留下先前的月薪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就得出了最终的预测结果。

    这位负责人表示,因为网络无法鉴别一个人在填写数据时的真假,所以预测并不能保证完全可靠,只能作为参考。

    人事部门

    莫被预测月薪所累

    杭州市人事局人才开发中心程宏全副主任介绍,大学生求职前预测月薪,其实没什么好处。“应该说,个人的收入多少,与其对单位的贡献、能力强弱都有关系,不同企业有不同薪酬结构,这些都是无法预测的。大学生找工作,还是应该将重点放在专业对口、学以致用上,寻找到具有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的单位,不要被所谓的‘预测月薪’所累。”

    浙江大学就业中心金海燕主任说,根据个人特点或单位情况,进行一些有规律的预测,本不是什么坏事,但一定要保持理性心态,“最好对此只抱着游戏心态。”

    金主任介绍,“预测月薪”如果偏高,无形中就吊高了就业“胃口”,处理不好就成误导,不能面对现实。此外,就业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月薪,现在很多单位的待遇,不是月薪可以简单衡量的。很多隐性收获,例如培训机会、学习深造,都是福利,光看月薪就太局限了。“求职者关心将来收入无可厚非,但过于关心,往往造成心态失衡,还是要保持理性。” 
■相关链接  
  • 给求职的应届生出谋划策 人力资源部经理聚桥梁
  • 求职者小心 社保金入月薪“坑”你
  • 就业歧视形形色色 更多的求职者只有选择忍受
  • 求职欲认权势干爹毕业岂能如此谋就业
  • 忙于求职考试忽略实习报告 老师提醒别拿实习当儿戏
  • 骗子包下酒吧用于求职者面试 仅收押金不给工作
  • 东软发起成立培训基地 年输送数千名开发人才
  • 高邮市科协组织青少年科技培训活动
  • 天津招聘禁止性别歧视 培训增加就业技能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