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应试教育害孩子也害了老师
来源:新京报     2007-4-13 11:57:00
 
      《阅微草堂笔记》的书名是不是弄错了?”阅微”应该是“阅读”啊!这是一位语文教师在高级职称评定时,向评审教师提出的疑问(《北京晨报》4月10日)。

  这是一个孤立的个案么?据记者在上海等地调查发现,一些中小学教师的课外阅读几乎处于“不读书不看报”的境地。我曾有幸给一些小学教师上过文学
课,亦有同感。他们不仅对现代文学经典非常隔膜,甚至对大众文化也不甚了了,提到对年轻一代影响深远的电影、歌曲,几乎一无所知。

  当然,不能由此推断全部中小学教师都是如此,但是,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的课外阅读严重缺乏,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更值得深思的是,那些缺乏基本文化常识的教师,往往是应试教育最为坚决的执行者。古人云:教学相长。如果双方如切如磋,“相长”的是传道授业解惑,即使角色互换,还是围绕“道”、“业”、“惑”。可现在双方是“猫和老鼠”的关系,“相长”的是分数和奖项,不管衡量教师还是衡量学生,都是以此为标准。据说有的学校招聘教师,不重视应聘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是把此前一年高考试卷拿出,根据成绩录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的时候,也把自己应试教育化了。

  如果教学相长变成了教学循环,而教师是曾经的学生,学生是未来的教师,那么应试教育的逻辑就可能续传不断。虽然“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提出多年,但效果并不明显,因为素质教育在很多地方也被应试化。你说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明天就会出台传统文化三百题;你说要加强艺术修养,明天就会看到艺术知识五百问。

  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教师“不读书不读报”多半不是条件所迫。城市里相对较为充足的文化设施,使得他们可以较为便捷地获得各种书籍和报刊。报道也提及,某校每年给每位教师自主选择订阅200元的杂志,有的教师却表示不如直接发钱,原因是订了杂志也不会看。对于这种主动拒绝阅读的现象,依靠外部力量是很难解决的。如果采取强制手段,可能适得其反,对教师进行“填鸭式”阅读,跟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育一样,都不会获得太好的效果。

  我更关注的是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教师往往没有机会或者没有经济条件获得报刊,所以被迫处于没有课外阅读的状态。如果能健全乡镇和学校图书馆,倒是有可能缓解这个问题。不过,这又涉及到经费问题。除此之外,图书采购也是一个容易出现偏差的环节,如何能让现有的学校图书馆不充斥着各种习题集,也是强化教师课外阅读必需要面对的问题。

■相关链接  
  • 新西兰教育家:中国学生要用全球化眼光思考问题
  • 现代远程教育的“钱”途在哪里?
  • 学校组织春游必须报告审批
  • 福建:严禁中职招生向学校或教师送“介绍费”
  • 审计结果令人触目惊心 胡曼莉丽江孤儿学校起风波
  • 麦积区石佛中心学校黄景明:如何对待“小烟民”
  • 安阳一中外国语学校勒令8名学生退学遭质疑
  • 北京经贸职业学院招生简章
  • 云南高校今年本科招生不补录 录取7月底结束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