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国际金融》教材内容共有四篇十三章。
1.第一篇为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篇。共两章,主要研究货币在国际间运动的起因和渠道,调整国际收支的理论与政策措施,以及国际储备管理问题。这里把国际收支作为研究国际金融的出发点是因为由国际间商品和资金往来产生的国际收支是引起国际金融活动的直接原因,是学习并掌握其它内容的基础;而国际储备是国际收支不平衡所引发的,也是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问题,它直接牵涉到国际支付手段和一国货币当局干预资产的抉择问题。
2.第二篇是外汇篇。共四章,主要研究汇率及其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汇率制度、外汇实务、外汇风险管理与外汇管制等问题。外汇和汇率是整个国际金融活动的桥梁,可以说一切国际金融活动都要涉及外汇和汇率。在国际金融学的理论探讨中,汇率问题始终是一个核心问题。通过对?正率决定基础、影响汇率的因素、汇率变动的影响及汇率制度、汇率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渐进、全面的掌握汇率的相关知识。而本篇中一些具体的汇率折算和外汇交易、防范外汇风险措施及外汇管制等的学习,在实践中对涉外经贸活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3.第三篇是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信贷篇。共五章,主要研究国际金融市场、对外贸易信贷和国际租赁,以及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债务问题。国际间的各种金融活动如货币支付、外汇结算、资本流动等都要通过国际金融市场,而国际金融市场的健全完善又会进一步推动国际金融活动和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通过对国际金融市场发展演变的学习可进一步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而对具体的贸易信贷利国际租赁方式的内容安排更具 有较强的实务性。同时国际资本流动在二战后随着规模扩大、范围变广,开始对世界经济独立发生影响,由此引发的如何利用外资、债务危机等已成为当前国际金融活动中一个突出的问题。
4.第四篇是国际金融组织与国际货币体系篇。共两章,研究全球性与地区性国际金融组织、国际货币体系及其改革以及欧洲货币体系问题。了解这些国际金融组织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其宗旨、业务活动是研究国际金融不可缺少的内容,因为正是这些机构的运作协调了国际间的货币金融关系,保证了国际金融活动的有秩序进行。而作为规范各国间货币金融往来而产生的国际货币制度是对国际间货币金融关系的一个概括总结,它不仅对各国的外汇政策、汇率制度、国际收支调节、储备资产构成有着重大影响,还对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都产生深远影响。
二、明确学习的意义及目的要求
思想重视,行动方能果敢。为引起自学者对学习《国际金融》这门课程的高度重视,增强自学的主动性、能动性,克服为应付考试而被动机械学习的习性,这里讲以下几点:
1.当今世界经济日益开放化,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一国要扩展对外贸易、引进先进技术和利用外资,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人们的福利水平,都离不开国际金融。
2.在对外开放的格局下,财经各专业的学生,财经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都应当学习和掌握一些国际金融知识、实务和理论,因为对外开放涉及的面很广,各种财经工作都与国际金融息息相关。
3.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更加迫切,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人才经济,这种人才就是生产力,人才是在竞争中取胜的最重要砝码。同时,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提高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培养出复合型、实用性、外向性人才,国际金融方面的人才就属于外向型人才。外向型人才深受各实际工作单位的青睐,这是现今有目共睹的。
4.学习国际金融有利于开拓分析研究经济问题的视野,拓宽筹资融资渠道,扩大经济实体的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