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高等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高校为了“保级”大把烧钱 大兴土木等待评估
来源:北京现代商报       2005-11-9 10:25:00
 

第 [1] [2] [3] 页     

学校为“过关”

不惜造假

高校怎样才能通过这个事关前途的重要评估呢?“无所不用其极”。上述那位高校人事部门的负责人这样说。据介绍,为了在评估中获得良好成绩,不少高校设计了一系列应对方案,首先就是利用造假手段编造假档案,这可以让学校的各项教学指标在短期内获得突飞猛进的成绩,“凡是评估指标都可以造假”。这位人士说,他所知道的很多兄弟学校都在忙着“造假”,以下是主要的造假内容:

第一,论文数量。为了评估指标中规定的学生论文数要达到一定数量的标准,学校让学生直接从网上下载,稍加改动;而类似的方法也可以用在教师的论文编写上。

第二,教师队伍。为了让学校的教职工人数达标,一些学校把已经调离岗位、工作关系也已调走的教师仍然计算在内,甚至仅达成引进意向的也写在教师名单内。人不在学校,档案却在学校。

第三,教学质量。在评估标准里,对于学校近几年来,各科的考试试卷都要有严格审核,有些老师为防止被抽查到不合格的试卷,要把空白的试卷再作一遍批示,还要仔细检查过往一些批改存在问题的试卷。教师们先写试卷,再改试卷,又当学生又当老师。

第三,教案、讲稿。许多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根本没有认真准备过讲稿和教案,但在评估的时候每一位任课老师的教案都要被检查。

第四,论文答辩内容。评估还将审核学生论文答辩的过程,但当时的场景无法再现,于是工作人员就要一个一个地补充答辩过程,包括当时的专家意见和现场气氛。

第五,学生就业率。对于毕业生的实习就业情况,评估也要求有详细的统计调查,但毕业率和就业率是如今高校最头疼的问题,学校只好把学生们“按”在虚拟的职位上。于是许多假的老板、假的公务员就这样诞生了。

据了解,不少学校更是为了此次评估,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人力、物力,学校专门成立评估准备小组,校长亲自当组长,学校每个部门的负责人都是组委会成员。

另外,学校造假的方法还很多,比如在教师科研、培训、实验活动、外教、图书管理等方面,造假已经渗透到评估的各个方面。

记者了解到,类似现象在北京多家将被评估的高校里均存在,不一样的只是应付评估的手段,一样的是这些高校都为评估“绞尽脑汁”。

学校为“应景工程”

大把烧钱

“从去年开始,北京多数高校都开始了校内建设,一些高校一年的建设投资可能比过去几年的总和都要高。”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一方面可能与中央财政对北京部分高校建设学生公寓的支持有关,但一些学校几乎进行“膨胀”似的基建,豪华校门、校园马路、办公楼、图书馆、实验室都在迅速建设。这位人士形容说:“高校开始像房地产商人一样的‘烧钱’。”学校大兴土木的结果是——学生宿舍不断搬家,刚刚修好的路面被挖开,师生们每天要忍受校内施工的环境污染。

另外,学校投入大笔的金钱用来购置实验仪器,因为评估指标中规定“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亿元的高校,或者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超过1000万元”,则教学仪器一项指标即为合格。

“学校改善教学环境本来是好事,不过是为了应付评估检查,就有些变味了;这些仓促购进的教学仪器是否能够得到合理应用、不被闲置也是个问题;这些短时期内仓促建设的项目缺乏远期规划,只是“应景”而已。”这位人士无奈地说,学校花费巨资积极应对的评估已经变了味,评估的真正意义值得商榷。

专家视线

教学和评估

哪个更重要?

“任何单位把以提高指标作为其中心任务时,它的工作量必然会下降。”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陈幽泓认为。当学校盖楼不是为了更好地用于教学、当学校也大兴“造假运动”、当重金购置的教学仪器面临闲置、当大学校长也向高中生高考一样紧张时,“高校评估”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要教学质量还是要评估?

数据显示,自从1999年高校扩大招生以来,全国高校的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入学人数从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420万人,大学教育的质量也一度遭受质疑?教育部此次评估的目的也正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希望通过实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制定和落实恰当的教学标准,以达到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和监控教学质量。

陈幽泓还表示,大学对于官方的这次评估看得很重,学校把评估作为中心任务后,学校真实的教学质量就会下降。如果评估继续这样无序进行,会造成一些名气大的学校不断占有公共资源,造成资源浪费,而大多数中小型学校的生存就更加困难。

另外,也有观察人士认为,高校评估应根据不同类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和特点来进行评估。然而,目前全国所有本科院校都按照同一个指标体系同时进行评估,则重点高校与一般地方院校评估的区分度,就很难体现出来。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文化
  • 中国文科高校声誉排行榜
  • 中国理科高校声誉排行榜
  • 中国最具国际声望的大学
  • 儿子在大学里怎么没学到良心?
  • 中国最受尊敬的大学校长(图)
  • 高校要竞争 大学精神是核心
  • 高校贫困生生活状况调查:一顿只吃几毛钱饭菜
  • 张艺谋获成大荣誉博士 名人为啥非和学历挂钩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