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
“国家职业标准”未经国家批准
记者看到,辽宁省出台的《婚庆礼仪师职业标准》和《殡葬礼仪师职业标准》中规定,婚庆礼仪师共分4个等级,由婚庆礼仪员到高级婚庆礼仪师;殡葬礼仪师分5个等级,从初级殡葬礼仪员到高级殡葬礼仪师。
据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鉴定中心的樊天宇介绍,目前,我国的职业工种共有1904个。在这些工种中,实行从业准入制度的技术工种有87个。
根据规定,国家增加职业类别及技术工种的范围有着一套严密的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中规定:“技术工种范围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根据实际需要,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可增加技术工种的范围。”
这一规定意味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部门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想增加技术工种范围,最终要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
据曾经在劳动部门工作过的李先生介绍,如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初步同意,职业技能开发部门便组织专家编写该职业的正式定义、从业资格、考核标准、职业等级等一系列书面材料,再上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审批后试行。经过一段时间试行,才成为正式职业。一般说来,开发一项新职业,至少需要两年时间。
那么,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和辽宁省民政厅共同制定的《婚庆礼仪师职业标准》和《殡葬礼仪师职业标准》是否经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审批了呢?
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樊天宇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和辽宁省民政厅共同制定的《婚庆礼仪师职业标准》和《殡葬礼仪师职业标准》,已经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进行了报批,但是,4月5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曾召开了一次会议,告知我们先暂缓对这两个职业的审批。”
暂缓则意味着还没被批准。可是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会议召开后的第四天即4月9日,辽宁省民政厅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辽宁省制定出了全国首个《婚庆礼仪师职业标准》和《殡葬礼仪师职业标准》,并称“经过考试合格后,由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发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
在采访中,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及辽宁省民政厅的人员均表示,针对婚庆、殡葬行业制定标准和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是想规范这两个行业。
而一位法学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职业资格的行政许可只能由法律法规来设定,规章也只有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才可以设定,但省一级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和民政厅作为省政府的职能部门,发布的文件层次很低,连规章都不是,没有法定依据来设定任何种类的行政许可,包括职业资格的行政许可。无论其初衷如何,这种做法是不合法的。
争议焦点
是为规范还是为赚钱
在培训班的招生简章上记者看到了这样的说法,“本班组织单位是由辽宁省民政厅和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双重授权的单位”,上面还有辽宁省司仪协会和沈阳市常氏礼仪庆典有限公司的报名地址和电话。
辽宁省司仪协会副会长张霞说,去年底,协会已经举办了一个殡葬礼仪师培训班。经过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组织的考试,全省已经有一百多人拿到了殡葬礼仪师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而据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培训处处长宫模强证实,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进行职业技能方面培训的办学机构,必须经过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批准和授权,而他们并没有批准授权辽宁省司仪协会和沈阳市常氏礼仪庆典有限公司办班培训。
辽宁省司仪协会的一名工作人员说:“协会是自收自支单位,目前有62个会员,每个会员交120元年费。”
记者追问:“62个会员的会费只有七千多元,能够支付协会的房租和人员开支吗?”
这名工作人员没有回答。
辽宁省司仪协会会长江登云说:“协会成立时,辽宁省婚姻登记处拿了两万元的费用。”
辽宁省司仪协会副会长张霞说:“协会经辽宁省民政厅批准,于2006年9月成立。会长、副会长分别为辽宁省婚姻登记处的处长和副处长。目前,协会的内部机构只有办公室和培训部两个部门。”
一位知情人说:“辽宁省司仪协会主要是想通过搞婚庆礼仪师和殡葬礼仪师培训赚钱,从机构设置上就可以看出来。”
在谈到培训收钱时,辽宁省司仪协会会长江登云十分敏感,他一再强调,去年的殡葬礼仪师培训班并不是他们办的,而是辽宁省民政学校办的。
而记者向辽宁省民政学校负责培训的孙主任求证此事时,孙主任明确说,去年的殡葬礼仪师培训班,民政学校只是承办单位,具体收费都是由举办单位辽宁省司仪协会负责。
在采访过程中,辽宁省司仪协会副会长张霞又说:“婚庆礼仪师招生简章是内部资料,具体办不办培训班还没有定下来。”
而记者在发稿前,以报名者的身份打电话给沈阳市常氏礼仪庆典有限公司,接电话的人却称:“培训班是由我们公司和辽宁省司仪协会合办的,5月10日左右开课,培训费2800元,教材资料费120元,考务费由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另收,考试合格者发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记者 张国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