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售业从最初“跑马圈地”的开店,到现在“长袖善舞”的并购,经历了无数的风云变幻,并购、扩张等字眼也迅速成为业内最流行的关键词。事业的辉煌无疑要由人来造就,所以,这个行业的问题也最终转化为人的问题。有专家学者指出,人才将会成为未来中国零售业竞争的焦点之一,也将是制约未来零售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外资巨头开店提速 本土企业当仁不让
根据联商网的统计,截至2007年1月1日,沃尔玛在中国内地门店总数是74家。而2008年前,沃尔玛在中国内地的门店总量将达到100家。截至2007年1月8日,家乐福在中国内地门店总数为92家。而2007年,这个数量还将再增加20家。以沃尔玛和家乐福为首的外资巨头将掀起一场更大规模的扩张浪潮。来自国内的消息,国美预计将在2008年前再开800家店,从而使门店总数达到1200家。国内零售企业也是紧追猛赶,出现白热化的竞争状态。
“扩张的加剧必然使得中国零售业的人才缺口不断加大,尤其是零售高管层的吃紧状况不断显现。”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的执行院长王红新说,“中国零售业必须尽快建立自己的人才培训体系。”
零售业人才匮乏
入世以来,中国零售业的整体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一路超速。但是,人才状况不容乐观,零售业人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整个行业的发展需求。资料显示,中国零售业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各类专业人才只占从业人员的3%左右。虽然也有从国外引进“外援”,但是毕竟是少数,而且也需要本土化。
呼唤零售业的“黄埔军校”
专家认为,要解决这个难题,一方面要依靠国家加大零售人才的培养力度,另一方面要建立系统的专业的人才培养团队,这个团队的建设,必须依靠零售人自己。专业团队的建设在系统提升零售业高级管理人员知识水平的同时,也为零售从业者搭建起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零售管理总裁班(EMBA)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缺。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零售管理总裁班(EMBA)是该专业领域的先行者。其教师阵容既拥有丰富的MBA或EMBA教学经验,又有丰富的高层管理实战经验。课程体系由策略篇和实务篇组成,既为学员打下工商管理课程的基础,又能促进学员零售专业领域知识的深造。教学方式上遵循工商管理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前瞻、系统和灵活,固定课堂、实战模拟和案例研讨有机组合。并配合专业讲座及实地考察。
零售业是中国市场化开放程度较高的一个行业,用“兵临城下”一词来形容中国零售业的处境恰如其分。这个时候,不前进就是败北。要对抗强大的外资零售兵团,就需要一大批优秀的将才。一方面,我们需要更多的像上海交大这样的零售业学习交流平台,为中国零售业输送生力军;另一方面,我们要呼吁所有中国的零售业人士,保持热情,多多充电,武装起来,不畏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