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考研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北大:自考生进入考研复试是北大的悲哀?
来源:人民网     2005-7-4 14:03:00
 

考研论坛”上的贴子称,在4月5日的课堂上,陈瑞华公然说:“自考生,北大鄙视你们!”帖子称,陈瑞华在课堂上说:“堂堂北大法学院的研究生考试,竟然使大量自考生

进入复试,而把我们北大自己这么优秀的学生拒之门外,这真是法学院的悲哀、北大的失败!”他还说:“这些没有经过法学正规教育的人,三四年在北大混吃、混喝,蹭课听,到头来靠死记硬背也能混进北大。今年我们下决心,凡是进入复试的自考生,我们一个都不要,档次太低!”

此帖在网上引发激烈讨论,但当事人陈瑞华表示,他是4月10日晚才从学生处获知的。

陈瑞华承认讲过类似“大量自考生进入复试,是法学院的悲哀、北大的失败”的话。但网上记录的话只有部分属实,有七八处不实或伪造。

陈瑞华说自己“绝没有讲过侮辱自考生的话”,没说自考生“混吃、混喝、蹭课听”,也没奉劝自考生“别在这儿浪费时间,北大不欢迎你们”。至于网上提到“自考生一个都不要”的话,他更是予以否认:“法学院从来没有这样的讨论,我只是一名普通教师。”

推荐参考:关注点:北大教授的“出身论”是种典型的封建等级观念

按理说,陈先生能拥有北大教授之荣誉,怎么也应算是一位饱学之士,他本应该懂得“学无长幼,更无论贵贱,达者乃为先”的道理。既然年轻人可以胜过年长者,出身贫寒的学生可以胜过出身富庶的学生,那么非北大的学生就一定比北大的学生差吗?或者说,北大自己培养出来的本科毕业生就一定比外校考进来的学生强吗?毋需笔者赘言,答案一目了然。我们不难看出,陈教授所谓的“悲哀论”是站不住脚的,其所悲的莫过于北大被“外族入侵”,莫过于北大学生或他自己所教的学生折戟考场,无缘复试,以致于不能替北大这一堂堂学府正名,没能替他本人争光。

毋庸讳言,从整体上来说,自考生在很多方面的确与北大学子有一定差距,但是谁又能断言他们当中就没有出类拔萃之辈呢?否则,他们又焉能在强手如林的考试中脱颖而出呢?自考生并非乏善可陈,处在围墙之外的他们不向命运屈服,不向现实低头,那份韧性和坚强恐怕正是身陷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所极度缺乏的。试问,他们这份上进的求学之心又岂容他人轻视和玷污?

笔者以为,正是因为有了所谓的名牌,有了所谓的“第一学府”牌子傍身,一些人便自视不凡且藐视他人,“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严重左右了自己的言行,反映在招生时就是以学校牌子取人。由此观之,连正规大学身份都没有的自考生遭此“待遇”也就不难理解了。这种“出身论”是种典型的封建等级观念,早已为世所不容。

■相关链接  
  • 2006考研英语复习规划与策略
  • 北京:研究生全面收费政策正在逐步实施
  • 北大:自考生进入考研复试是北大的悲哀?
  • 中国:研究生教育哪些人该由国家埋单
  • 上海:大部分研究生成为导师打杂者
  • 四川:2005年高考招生录取7月11日开始
  • 美国职业技术教育面面观
  • 用考研规避就业风险
  • 南京:读研三年后薪水反不及当初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