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6月5日讯(记者 翟帆 赵秀红)教育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切实把安全工作重心转移到预防上来,配合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落实中小学安全工作的各项防范措施,确保广大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
开展自然灾害隐患排查监测。教育部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有针对性地排查安全隐患,重点加强对危及学校安全的易滑坡的山体、挡土墙的检查,要全面评估学校周边地区的公共安全环境,配合有关部门对学校附近生产、经营和储存有毒、有害和危险品的工厂企业进行环保评估,消除学校周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加强教育管理,严防溺水、交通和拥挤踩踏事故发生。教育部要求各学校集中开展一次对中小学生游泳安全的教育,各地要强化校车管理和交通安全教育,要加强对中小学生上下楼梯的安全管理。
为提高学校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能力,教育部要求各地按照《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学校卫生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开展学校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控管理等工作的自查和抽查,对存在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
教育部要求,各中小学校要在近期开展一次卫生防病宣传教育,尤其要教育农村中小学生不喝生水、不摘食野果(菜)、不买街头无证小贩的饮(食)品。教育部将向各地中小学校免费配发常识性读物——《常见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知识》和《学校健康教育墙报集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