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基础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记者调查:三无食品成学校周边杂货店的畅销货
来源:人民网-《市场报》     2007-6-6 13:51:00
 
   三无食品成了学校周边杂货店的畅销货

    “鱿鱼丝”、“辣骨头”、“小香肠”、“香菇牛肉”、“喜乐棒”,这类包装简单、生产日期不清,厂家名称模糊的小零食进不了大超市,却成了小学校周边杂货店的畅销货。几天来,《市场报》记者对北京部分小学校园周边的杂货店进行了暗访。

    6月1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位于海淀区的万泉河小学,看到在万泉河小学的周边布满了卖各种食品的小吃店及杂货店。记者走进位于学校西侧的一家杂货店看到,各种小包装的休闲食品及廉价玩具有20多种。为了弄清这些小食品的生产厂家及是否是伪劣的问题食品,记者随意买了10种价格在0.1元至0.5元不等的袋装小食品及玩具。

    “鱿鱼丝”、“辣骨头”、“小香肠”、“香菇牛肉”、“喜乐棒”、“牛奶糖”、“冰葡萄棒”、“干爹”、“干妈”、“香辣薯片”及玩具“眼球”(上面只有英文,没有厂家名称)。记者看到这些袋装的食品包装简易,有的塑料袋密封不严,有的没有厂家名称,生产日期模糊不清。打开塑料包装袋,里面装的都是色素和香精很重的膨化食品及不知用什么油烹制的颜色发黑的豆制品。

    下午2点多钟,记者又来到位于朝阳区的酒仙桥中心小学。在校门口南侧有一家卖鲜花礼品的小店,记者看到类似的小食品占据了鲜花礼品店的一个柜台,这些小食品的包装及产地是某某县的小厂家,价格均0.5元一袋。当记者问售货小姐销售情况时,这位小姐回答道,“挨着学校,什么卖不出去呀。特别是这些袋装小食品卖得特别好。”

    廉价食品出自小作坊

    杂货店主告诉记者:“我们卖的这些东西都是经销商送货上门的,我们不用费心进货。这些小食品及玩具虽然比不了大厂家的质量,但是它便宜呀,小学生特别喜欢。”

    就此,记者采访了几位小学生。万泉河小学四年级2班的孟家宁告诉记者:“我经常买这些小食品和玩具,同学之间互相比,小卖部新出来什么,我们就买什么,这是潮流。现在大概我见过有100多种小食品和小玩具,都是我们买得起的。我们经常买1元钱以内的吃的和10元钱以内的玩具。”张帆同学说:“我吃那些小食品上瘾,有一次我都‘拉稀’了,好了还是管不住自己又去买。大部分同学的家长都不知道我们买这些东西吃。”

    在西苑小学的门口,小学生保宝告诉记者:“学校门口总有一个女的骑着三轮车卖小玩具,价格0.5元到15元之间,有‘陀螺’、‘宠物鸡’、‘夜光剑’、‘仿真枪’、‘手拉炮’。我们放学后都喜欢围观或买一两个,一边走一边玩。因为便宜,不用告诉家长,如果家长问的话,就说是同学借给我玩儿的。有时我不喜欢了就给其他同学或者扔了。”

    据了解,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小食品多为黑作坊里生产的三无产品,批发价格非常低,食品中很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色素、添加剂等,食用后将对孩子们的健康造成影响。那些价格低廉的小玩具大部分是仿冒的,没有生产厂家,用的材料很可能对人有害。

    家长不知情 学生健康受威胁

    就此,记者给海淀区工商局消保科打电话,反映了这一现象。据记者了解,这种现象工商部门很难处理。流动商贩归城管管,城管不可能每天到学校来检查。小卖部卖的小食品,如果怀疑有问题就得去有关部门检测,费用由举报人自己出,如果是送货上门有问题的食品,该罚谁?

    就食品安全问题,北京市工商局食品处处长冀玮说:“通过最近的检查发现,伪劣食品主要呈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过期食品,一种是小作坊生产的标识不全食品。执法人员现场已责令经营者将问题食品下柜,禁止继续销售。至于内部食品的质量是否达标,还需要进一步检测。但此前工商部门曾发现小食品店的食品普遍存在色素超标、重金属含量超标、防腐剂超标、卫生指标不合格等多项问题。”

    冀玮透露,由于小食品店大多在进货索证索票、进货台账方面存在缺陷,因此工商部门正考虑在食品安全地方性法规中加入对进货索证索票的规定,“如果商家不建立相应进货制度,就会面临高额处罚。”

    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值班人员告诉记者:“小学生是没有独立行为能力的人,应该受到家长和老师的监护。但在老师和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这种现象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与重视,严厉打击那些专门在孩子身上打主意的黑心商贩。最好的办法是学校和家长要经常叮嘱学生,不要买这些廉价的小食品和玩具。”

    家长们担忧:“由于这些小商店都开在校园周边,有的商店对学生优惠,甚至还有可以赊账的。尽管学校采取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但这类情况还是不可避免。”    

    ■温馨提示

    孩子对食品安全性的辨别能力差,最容易受到伤害。所以要注意日常多给孩子灌输安全意识。一些生产厂家为了追求食品的颜色、口感、新奇等,在生产小食品过程中不按国家食品标准使用添加剂,或滥用不合格、不允许使用的添加剂,致使大量不合格甚至是有害的食品流入市场。这些“口感很好”的食品往往会损害孩子的健康。所以,家长们不能一味迁就孩子的需求而忽视食品的卫生、安全。(王苏伊)

■相关链接  
  • 新疆对“两基”攻坚工程进展缓慢项目进行问责
  • 升学率成为挡路石:阳光体育还要冲破几道坎?
  • 学校安全隐患排查不到位将依法追责任
  • 我国将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普九"债务化解工作
  • [热点透视]给中小学体育教师营造乐教的环境
  • 国家检查组结束对陕西“两基”检查 陈小娅出席
  • 学校事故隐患专项整治行动正式启动
  • 奥运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 江西启动农村校卫生建设工程 首期投入2500万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