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小学应急疏散演练要每学期一次
■做操集合上下楼错开时间 ■晚自习时必须有教师值班 ■教学楼楼梯间设警示标志
本报讯 针对近期校园内学生拥挤踩踏事故急剧增加,教育部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中小学就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建立专门制度,每学期组织一次演练应急。学生做操集合上下楼时错开时间,晚自习时必须有教师值班,严防校园拥挤踩踏事故。
教育部要求,各中小学要专门针对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建立制度,提出要求,采取措施。学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并安排教职工在楼梯间负责维持秩序。学生晚间自习,必须有教师值班,出现停电或楼梯间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施。
通知还要求,各小学要以团队活动、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形式对学生集中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学校要在教学楼楼梯间设置指示、警示标志,告诫学生上下楼梯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近期各班级都要专门组织一次主题班会,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如何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每一所学校都要制定应急疏散预案,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演练,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能力。
近期,部分省市连续发生了几次学生拥挤踩踏事故,教育部已为此发出紧急通报,并对个别地方、个别学校对学校安全工作麻痹大意、置若罔闻的现象提出批评。
■新闻内存
10月25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小学寄宿制学生晚自习结束后,在下楼梯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8名学生死亡,27名学生受伤。
10月24日上午11时许,娄底市第四小学校第四节课上课铃响,在操场活动的学生往楼上教室赶,而楼上几个班的学生因上体育课往操场冲,结果导致在一楼楼梯间10名同学当场被撞翻,1人眼部伤势较重,其余9人受伤。
10月17日上午9时30分,新疆阿克苏市的农一师第二中学附小的学生们急着从教室前往操场参加升旗仪式,教学楼一楼至二楼左侧楼道拐角1.5米左右长的楼梯扶手被挤倒,学生相继跌落至一楼至二楼的休息平台上,最终造成13名小学生受伤,其中1名二年级女生身亡。
10月14日上午11时40分许,四川省营山县云凤实验学校小学部,放学的学生涌出教学楼。由于下雨地面湿滑,学生重重叠叠地倒在一起,导致9名学生受伤住院,2人重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