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9月开始,武汉大学开始对本科课程考试制度试行改革:大幅降低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变期末考试“一锤定音”为末考和至少3次随堂测验、课程设计、实习等平时考核相结合。新考试制度的实行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到课率和老师的教学质量。
武大教务部教学与研究办公室主任姜昕说,考试改革之前,平时成绩顶多是总成绩的参考,期末考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总成绩。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生,尤其是文科生,平时上课不专心,甚至逃课,末考前突击复习“抱佛脚”。也正因为期末考试重要,有的学生甘愿冒被处分的风险铤而走险,作弊现象屡禁不止。
姜昕说,改革之初,学校规定期末考试成绩只占总成绩的25%-40%,平时至少进行3次考核,每次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25%。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漏洞”:有的老师对考核成绩判定过松,甚至给所有学生都打八九十分,这样一来,一些学生即使期末考试不得分,该门课程也能及格。本学期学校对改革措施进行了完善:将期末考试所占的比重调高到50%-70%,并规定期末考试55分以下者视作不及格,让学生重视学习过程和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新的考试制度强调过程考核,对教和学都起到了促进作用。武大教务部部长吴平说,一门课程多次考核给学生增加了必要的压力,将学生“请”回了课堂,让他们能听到老师讲授的书本之外的知识。学生到课率和听课认真程度的提高,对老师的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平时考核要求反映一门课程的完整面貌,需要老师精心准备,也有效地防止了一些老师对教学工作的马虎和敷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