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学生总是带着好奇心和神秘感步入化学世界,希望从中窥见自然界的奥秘。教师应把握时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作为一名化学教师,第一堂课,我指导学生演示了两个化学小实验:“清水变牛奶”、“清水变饮料”,把学生引入了奇妙的化学世界,然后解释了其中蕴涵的化学知识,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各章节的特点,我穿插讲解了一些身边的化学知识或有趣的化学现象,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例如,用“自燃”现象解释“鬼火”,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自然界的一些奇观。
实验教学是化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了解到大量的物质变化的实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尤其让学生大胆改进实验方法,更会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并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知识的意识。例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对“氯酸钾在加热和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产生氧气”的事实产生怀疑,学生提出“为什么不说成是二氧化锰受热分解?为什么不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氧气?”同学们带着疑问和我们一起走进实验室。同学们对实验结果心悦诚服。这一实验活动,不仅挖掘了学生的思维潜能,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质疑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