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9日上午,一个普通的双休日。笔者来到海军兵种指挥学院第四阶梯教室,只见100多名学员正在认真听课。值班员说,今天是青年讲师冯进为大家讲“中国古典文学欣赏”,而在其他3个阶梯教室,有讲周边军事环境的,也有讲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学员坐得端正,听得认真。军事院校需不需要人文教育?进入新世纪以来,坚持开展人文教育的海军兵种指挥学院做出了肯定的回答。该院政治部主任范保安说:“一所缺少人文教育的军事院校,是很难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在该院课程表上,双休日讲座内容排得满满的,内容涉及哲学、领导艺术、文学修养等方方面面。奥运冠军冼东妹、中山大学艺术系主任、深圳市摄影家协会会长都曾是该院讲座课的嘉宾。此外,他们还经常组织学员到广东省博物馆、中山图书馆听讲座。
组织各种晚会 欣赏水平高了
一次,该院得知海军军乐团来南海演出,立即把军乐团请到学院,为广大教职员工送上了一道“精神大餐”。每年组织2场主题晚会,每逢重大节日组织专题晚会,这些年来,在该院几乎是雷打不动。海政文工团、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每年都来学院慰问演出。经过高水准文艺晚会的熏陶,常年奉献在三尺讲台的教员们艺术欣赏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海政文工团创作的音乐剧“赤道雨”来院连演2场,教员们仍舍不得离去。欣赏的同时,该院成立了自己的电声乐队、合唱团、威风锣鼓队,并先后参加了九运会开幕式、闭幕式和广州市组织的重大活动。该院20多年的文艺骨干、外军教研室教授陈岛说:“军事与艺术有许多方面是相通的,提高了教职员工的艺术欣赏水平,无形中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建设人文环境 精气神足了近年来,该院投入资金上千万元,不断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同时也尝到了人文环境建设带来的甜头。当你漫步在该院,处处是林荫大道,就连足球场边的铁栅栏,今年也光荣“下岗”了。路边竖立着附有楹联的指路牌、催人奋进的名人名言。在办公大楼北面,有一个伐谋园,冷兵器时代的模拟器——象棋残局与现代风格的模拟训练楼遥相呼应。孙子兵法、毛泽东军事思想、战争论等雕塑,给整座校园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置身其中,仿佛回到了历史与现实的时空隧道。前不久,一位退休老将军来该院参观后,感慨地说:“以前这所军校在我眼里十分普通,今天,我从教员自信的脸上看到了一股精气神,在这里,我看到了军魂,看到了学院未来的希望。”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该院的人文教育正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个教职员工的心灵深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