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征稿 >> 知名作家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慷慨悲歌的沉吟者
来源:中华文学基金会     2006-4-14 11:56:00
 
 1996年,平静的中国文坛忽又热闹起来。随着《大厂》、《天下荒年》等作品惊雷般地炸响,谈歌也如同一只冲下山林的猛虎,裹挟着一股飓风腾跃而出。这年,谈歌发表长篇小说1部、中篇小说17部、短篇小说23,还有一部25集电视连续剧,总计近200万字;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几家文学刊物的头条几乎被他占去了大半。这在当代中国文坛上简直是个奇迹!无怪乎海内外一些评论家惊呼:文坛上的这一年是“谈歌年”。


  1996年,平静的中国文坛忽又热闹起来。随着《大厂》、《天下荒年》等作品惊雷般地炸响,谈歌也如同一只冲下山林的猛虎,裹挟着一股飓风腾跃而出。这年,谈歌发表长篇小说1部、中篇小说17部、短篇小说23,还有一部25集电视连续剧,总计近200万字;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几家文学刊物的头条几乎被他占去了大半。这在当代中国文坛上简直是个奇迹!无怪乎海内外一些评论家惊呼:文坛上的这一年是“谈歌年”。
    谈歌中等身材,寸头,宽额、大嘴,宽大的眼镜后面透着犀利的目光,冷峻而深邃。他祖籍河北顺平,出生在龙烟铁矿。或许是吸纳了太多的地脉地气,他那有些单薄瘦弱的身躯竟也像一座富有的矿藏,充满了沉重的忧患和慷慨的激情,性格中也蕴含了太多的“铁”,刚直而坚韧。
    谈歌16岁进工厂,在企业干了将近25年,可以说他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工厂,他是一个地地道道从工人堆里走出来的作家。正因有此经历,才铸就了他割不断扯不尽的工人情结;工人阶级的崇高品质和精神也深深地影响感染着他;所有这些都化作了他写作的源泉和动力。读他的作品,你会清晰地感受到那些故事里的人物如钢似铁,相互猛烈地撞击着,火花四溅,发出了丁丁当当的脆响。
    谈歌亲身经历了许许多多工人之间发生的感人事迹,他常念叨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小型企业的总工程师得了尿毒症,全厂工人便自发地为这位总工程师捐款,要给总工程师做换肾手术,想让他好起来继续为企业开发一种新产品。当时工厂已经好久不发工资了,工人们的生活也很困难。大家实在凑不够做手术所需要的钱,就悄悄地变卖家里值钱的东西。总工程师和他的妻子无论怎样劝阻都没有用。一天早晨,总工程师突然死了,经公安机关检查鉴定,属于自杀。总工程师在遗书中写道“恳求工人兄弟们,千万不要再为我做徒劳无益的事了。我已是一个病人膏肓之人。你们的日子并不富裕,也是上有老下有小,承受着生活的重负;无论如何也不能拿大家的活命钱进行一次毫无意义的医学实验。我不能为工厂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正应该感到
  内疚自责的是我。我和妻子商定,将家中7000元钱全部捐给厂里,作为聘请年轻技术人员的奖金……"谈歌是个十分刚烈的血性汉子,那些跟他从小_起光屁股长大的老朋友老同学,也很少见过他伤心落泪。
  但每每说起这件事,他都是满眼泪花,声音哽咽。正因如此,谈歌才写出了《大厂》、《车间》等一系列反映现实工业状况和工人生活的重要作品。获《人民文学》特别奖的《大厂》,讲述了一个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通过艰苦奋斗生产自救,改变现状及命运的所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工人群体。当时,正是国企改革举步维艰但又非改不可的关键时刻,作品真实深刻地揭示了国企遭遇的种种困惑和尴尬处境,把道德关怀的目光,投向了为生存而努力抗争的普通工人。
    一位工人读者给谈歌写信说,他们车间的工友们是围在机器旁读完《大厂》的,书也是他们凑钱买的。工人们邀请谈歌到他们工厂去看看,写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谈歌说,我应该去描写他们,我心中充溢着对劳动者的敬重之情。劳动者最光荣,也最伟大。假如没有了劳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就永远是一个冰冷的世界!我有责任赞美劳动。
    但是,如果就此而认定谈歌是专写工业小说的,那就错了。《当代》杂志主编汪兆骞说:谈歌是文坛上的一个才子,多面手,他有好几种笔法,好几种路数,能写各式各样的小说,如同武术大师,精通十八般武
艺。他的百余篇“绝字头”笔记小说便是明证。
    他的历史小说《绝土》,写的是荆柯刺秦王。这是一个几近妇孺皆知的历史故事,几千年来,民间的口头演绎和渲染,已将故事和人物大致确定为一种模式。谈歌却赋故事和人物以全新的神貌:易水河畔寒风怒号万物萧杀,荆柯一身缟素,瘦弱得几乎被一阵风卷去,但他毅然与太子丹绝别,为洗雪自己的名誉而踏上不归之路。作品淋漓尽致地“泼墨"描写,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撼人魂魄的故事,使你不能不去痛苦地思索。
    似乎是一种规律,探索者心中没有绝对权威,头上没有“紧箍咒";惟其如此,才能勇探新路,独辟蹊径,开一种风气之先。谈歌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家园笔记》,就是一部打破传统的结构模式,创造了一种全
新的叙事方式的力作。
    著名编辑郭小林说:“读谈歌的小说,总感到人物要跳将出来,涕泪淋漓的对你直抒胸臆,可谓此中真歌哭,情文两俱备。”
    谈歌还写过一些新潮小说,如《那一阵我正活的没滋味儿》、《我曾让你傻半天》。对现实生活脚步加快,人们茫然四顾的生存状态予以真实的描写三谈歌认为,文学需要民间的支撑。小说写给谁看是个大问
题,作家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伟大,咱也是老百姓中的一员。只要刊物和书籍标有“定价”二字,读者就永远是赢家。
    谈歌写作的方式很独特,既不是蚕吐丝,更不是挤牙膏。就像地下滚动的岩浆,酝酿了太久憋闷了太久,终于冲破了地壳的包裹和挤压,爆发喷射了出来似的。他曾经同时开笔12个短篇,一天敲个三万多字的中篇是常事。有人问他,怎么写得那么快?他说不是写,是抄录,是从脑子里往下抄。其实,创作的艰辛和苦闷惟有他自己知道,他为构思一个短篇?不知不觉散步40多里路,故事情节甚至细节和人物对话都已烂熟于心,张口就能背出来。他的成功源于他对问题的敏感和专注,不懈地患考和辛勤地耕耘。
    谈歌读书之多、之杂、之快,以及记忆力之强,都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他从不攒书,读罢便送人,为得是锻炼自己的记忆力,强迫自己记住。他说小说家是杂家,需要懂很多知识,不懂就无法下笔;只有广纳
博采,如蜜蜂酿蜜,老酒人窖,文章才有味道。
    谈歌酷爱书法艺术。他从8岁起学书写字,至今依然恋恋不舍。他1978年加人中国书协,一幅作品曾被人卖到2000元。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先当书法家后来才当作家。但他首先还是小说家。他把对书法这一古老艺术的独特感悟,也借鉴引用到了他的小说创作。每当他为小说的框架结构苦苦思索时,就不由自主地挥毫泼墨,淋漓尽致地挥洒一番,从书法的结构、章法和表情达意上去揣摩小说的构思。他的小说气脉贯通疏密有度,故事情节委婉曲折迭宕起伏,意蕴深邃大气磅礴,无不得益于书法艺术的熏染和陶冶。
    谈歌认为,小说的最高技巧是无技巧,也就是达到心灵深处的真情实感借助于笔端自然喷发而出,就是最高技巧。这或许就是他的写作秘密吧。
    现在,谈歌在涿州挂职副市长,正写一部工业题材的长篇小说。他说还需要继续深入生活,认真地思考问题,更新知识和观念,特别是面对加入世贸组织这一全新课题,更要下大功夫研究和探索,否则就无从
落笔。我们期待着早日读到他的新作,看看他对中国工业的展望和描绘将是怎样一幅景象。

■相关链接  
  • 成考启用新大纲内容更新删减命题难度降低
  • 风来雨去的成考岁月 我享受它带来的快乐
  • 吉林成人高校学生申请学位报名条件放宽
  • 教育部权威解读:成人高考常见问题解答
  • 特别提示:部分考研落榜生可到北师大读研
  • 甘肃省内三所高校06年研究生入学复试时间确定
  • 考研复试到底要不要找导师 考研复试经验谈
  • 计算机专业复试:看重独立学习研究的能力
  • 教育挽救 青海三成劳教人员参加职业技术培训
  •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