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高考写作指导——议论文的结构和立意
|
来源:『中国教育网址大全』 作者:普陀区教育学院中学教研室 瞿志军 2006-4-14 13:48:00 |
|
单元训练目标:了解议论、说理中加强力度的几种写法,并能在写作实践中学习运用。 从一般意义上说,议论文的写作目的是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因此,议论文的主体结构应当是一个证明的过程。一篇完整的议论文其结构大致包括三个部分,即"引论"、"本论"和"结论"。"引论"部分主要作用是引出观点,"本论"部分是议论文的主体,它用来证明文章的观点,而"结论"部分可以是对观点的呼应和深化,也可以针对观点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看法。 据此,我们可以找到一个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提出论点→论点分析→正面论证→辨证分析→提出结论。"在这个结构图示中,"论点分析"常常为我们忽略,其实,这是论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论点分析"可以是对论点中所涉及的概念进行诠释,例如1999年上海市高中会考的作文试题是"言必信,行必果",这里的"果"是果断的意思,如果按照我们惯常的理解解释成"结果",那就谬以千里了。"论点分析"也可以是对提出论点的理由进行概述,这一点,苏洵的《六国论》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六国论》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紧接着,作者分两点概述理由,"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有这样两条理由作为依托,作者的观点自然是言之有据,而后文围绕着这两点展开议论,更显得层次分明。 写好议论文的关键是写好"本论"部分。有的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往往会罗列大量的材料,认为"事实胜于雄辩",这种看法未免太过简单了。在证明自己观点的过程中,事实论据固然必不可少,但如果离开了分析说理,就无法揭示出事实材料中间的道理以及材料和观点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文章,材料运用再多,也不能深入有力地证明观点,反倒有堆砌论据,重复累赘之嫌。要写好文章的"本论"部分,首先要学会确立分论点,从证明的作用来看,分论点应是对中心论点的阐释,和中心论点间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即中心论点是"果",分论点是"因"。对一篇议论文来说,最好能有2-3个分论点,这样可以使文章显出一种层次感,所以有一句话说得很有道理,那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文章自然变深刻"。因为 当我们在回答一个"为什么"的时候,就是在为证明自己的观点寻找一条充分理由。 有了分论点,只意味着文章有了一个大致的框架结构,在每一个分论点的下面,我们还必须进行严密的论证。在这里有一个基本的论证结构?quot;分论点→分论点分析→事实论据→论据分析→分结论。"其中"分论点分析"的内容是提出这个分论点的理由;"论据分析"是对论据中蕴涵道理及其与分论点之间联系的揭示;而"分结论"是对分论点的照应和深化。上面的这个结构只是一个基本的框架,可以提供给大家作为参考。 如果我们所有的文章都按照上面的结构模式去写,那么难免有"八股文"的味道;不过,掌握了这些基本的结构框架,至少可以使我们的议论文显得完整有序,不必再为写得不像而苦恼了。 |
|
■相关链接
|
 |
|
|
|
|
 |
学子前程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