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山东频道7月11日电 今年7月,山东作家梁家卿一本长达35万字的报告文学集《龙门报告》。这部《龙门报告》有六个章节,收入作者近50篇报告文学作品,表达了作者沉重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时代先锋》和《大案聚焦》中,作者“关注社会焦点,表现民生喜怒哀乐,参与引领经济潮流,用心投入文化建设”,以公安部门先进人物和典型案例为对象,着重反映了在火热的公安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人物,反映了他们那种“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精神风貌,揭示了他们的无私奉献的风格和高贵品质,这些典型形象不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平原的历史内涵。不仅如此,作者还以典型个案为背景,描写了鲁北平原刑警与各类犯罪分子斗智斗勇、保一方平安的曲折经历,从而使作品具有了故事性和可读性。在《真情人生》和《游记感悟》中,作者通过与著名作家和著名人士的采访接触,加之自己对人生的彻悟,对大自然美好的向往和依恋,通过优美的文字和充溢的情感,将其表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童年回想、故乡情怀,还是山川游历、人生感悟,都浸润着作者善感与纯美的情愫,从而散发出崇高的人文精神的光彩。我们曾读过太多的关于描述母亲或父亲的亲情作品,但本书中《对一个平凡山东父亲的追思》,仍然让我们不能忘怀。素朴的文字,独有的生活经历,全然是作者情感的流淌。作者以自己的情感拨动读者的心弦,以冷峻的笔触,细腻而真实地述说在那苦难的岁月里发生的令人心酸的往事。文中作者没有一味地沉湎于苦难,而是通过这样看似无声的语言,表现那些普通人身上坚韧不屈的生命追求,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勿庸置疑,情感是梁家卿写作的原动力。无论报告文学还是散文,都源于他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对战友的热爱,对工作和事业的热爱,还有对文学的热爱。在《业务研讨》和《文学路上》中,可见一斑。文中作者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写下了诸多体会文章,抒发了自己与报告文学和其它文体相识、相知的情缘,表露了他对待文学的态度和心境。作者在报告文学创作中,思绪敏捷,善于抓住人物的显著特点,事件的本质特征,歌颂或抨击,赞扬或追忆,阐发升华,鞭辟入里,深层次地探觅和咏唱,酣畅淋漓地宣泄自己的观点,以唤起读者心灵的契应。
在《龙门报告》那些朴实无华的文字里,透出的还有他率直的心跳,那是他呼唤和谐社会环境的良苦用心。梁家卿的报告文学贴近生活,通过自己的观察、审视和思考判断,以独特的文学表达,客观独具个性的情感抒发,宛如在荷叶上轻轻滚动的水珠,又似废墟上伸展的青藤,显示出鲜活的灵性。《龙门报告》之所以引起社会的关注,还因为人们从这些看似平常的文字里,读出了一个作家敢于审视自己的勇气,一种特殊的人格力量。一个民族的强大,不仅在于他已经创造了怎样的成就,更在于它不断在反思自身的薄弱甚至缺陷,进而加以更正。(鲁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