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资讯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对茅盾文学奖的三重疑问
来源:     2008-9-16 10:59:00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03年-2007年)的24部终评备选书目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记者昨日在中国作家网上看到,包括王蒙的《青狐》、贾平凹的《秦腔》、杨志军的《藏獒》等24部作品入围。而此前备受关注的《兄弟(上下)》(余华)、《生死疲劳》(莫言)、《笨花》(铁凝)、《空山》(阿来)、《狼图腾》(姜戎)等作品未能入围。(9月15日《燕赵都市报》)

  在全民阅读风气日下的今天,到底还有多少人关注文学、热衷于文学创作,可能是个问题。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终评的开始,无疑将为低糜的文学创作注入新的活力。不过,由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终评备选书目面纱的揭开,我也产生了这样三重疑问:

  疑问之一,为何铁凝的《笨花》落选?作为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的作品无疑更加受到人们关注,为何她的作品没能出现在备选书目中呢?据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解释说,铁凝此前曾正式表态,在她担任中国作协主席期间,她的作品将不参加任何由中国作协主办的评奖活动。这一解释看似合情合理,却难以消除人们心中的疑虑和遗憾。一者,到底是铁疑弃权,还是没能初选通过?二者,又没有规定说作协主席作品不能参评,铁疑为何要主动弃权呢?如果是初选没通过,那是正常情况,不说也罢。如果真是铁疑主动放弃参评的,我认为并不足取。因为,铁凝虽然贵为中国作协主席,但茅盾文学奖毕竟是由多位评委共同评选的,只要铁疑摆正自己的位置,凭作品实力去竞争,绝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和后果。茅盾文学奖总要评出最优秀作品的,假如铁凝的《笨花》深受读者喜爱,完全能够获得茅盾文学奖或参与竞争,她主动放弃也是对读者不尊重的。再者说,这届不评,下届还可参评,到时即使铁凝不做作协主席,但她的影响力依然存在,要说避嫌恐怕还是难以完全避掉,那又该如何是好呢?

  疑问之二,作品参选年限为何不作调整?茅盾文学奖是于1981年设立的,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但如今早已时过境迁,评选规则本身就应适当调整,何况整个文化领域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还能像过去一样长期盯着同一部或同一些文学作品吗?就像影视剧或歌曲等,总有一定流行阶段的,过了社会关注期,还拿过来参加相关评选,不但对新作品不公平,也让人觉得厌腻,甚至反感。茅盾设立茅盾文学奖的初衷,是为了推出和褒奖新的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总拿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作品来评选,如何能真正促进文学创作以及新作家、年轻作家的出现?或许,关于参评年限的规定应该改一改了,不说参加一届未获奖后不能参加下一届评选,至少应该规定同一部作品最多可以参加几届评选呀。

  疑问之三,这些备选作品,我们了解或知道的怎么不多?茅盾文学奖应该面向全社会评选,评选出的获奖作品也应该是人们非常熟悉和喜爱的才是。韩寒、郭敬民等新锐作者——为姑且不说作家——的作品无一入选也就罢了,可通过严格筛选而定的24部终评备选书目,至少也应该是人们较为关注或比较了解的吧?包括作者在内,很多人确实没读过、甚至没听过这些作品,这当然不能证明这些作品在所有读者中都“默默无闻”,但是有一点却可以肯定,就是这些作品并没有在媒体、特别是网络上公开宣传、介绍过,更不要说压缩、摘要刊登。其实,对于新创作的文学作品,完全应该借助网络进行推广或宣传,不说掀起大的阅读热潮,至少应该让更多的了解或知道有什么样的作品呀。包括这次确定下来的终评备选书目,通道不应该早一点通过一定渠道将具体内容或故事更概介绍给读者吗?只顾自己评选,而不管读者知不知道作品内容等情况,无异于自娱自乐,孤芳自赏。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