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资讯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研究的新拓展
来源:     2008-5-7 11:02:00
 
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是一个随着社会文化发展和学术积累不断深化的过程。从20世纪初叶的“文学是科学”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学是反映”,再到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乃至今日学界对文学与意识形态复杂关系的聚讼纷纭。我们对文学本质的理解在不断走向深化。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文学理论界,文论研究过于执著于宏观的理论叙事,对社会时代、文化思潮背景等他律性要素过度关注,而疏略甚至是无视自律性的文学理论话语文本本身,即便研究到话语文本,也是以之作为社会时代、文化思潮的一个注脚,而不是以社会时代或社会思潮来作为话语文本研究的辅助。本来他律性要素与自律性要素是统一的,如果文论研究长期一边倒,学术研究的格局就必然会存在结构性的缺陷。

    马建辉博士的新著《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范畴》(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正是通过对中国现代文论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或范畴的梳理和研究,确立了一种细致、扎实,富有学理性的由基本概念语义生成及发展结构起来的文学理论史。这种扎实细致的微观研究是既往宏观的文论研究的非常必要的补充,对于深化文学理论自律性要素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该专著的上述价值首先得力于作者的理性自觉。他在写作这部专著时,就非常明确地为自己确立了目标。在该书“导言”中,作者一再强调力求突破传统的宏观“大语境”的文论史写作模式,探索和尝试一种文论史的微观的“小语境”书写模式。基于这一定位,该专著没有坐而论道,空泛立论,而是采取了观照文学本质论话语嬗变的另一种视角,它立足文本自身的术语、概念、命题所结构成的文本内部的语境,对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文本进行了细读和精审,结合特定范畴产生的历史语境和具体文本细致地梳理出了的文学基本理论范畴的历史演变轨迹和态势。作者通过对“科学”、“物”、“表现”、“反映”、“意识形态”、“美术”等概念在不同时期人们的著述中含义变化的梳理,客观展示了这些范畴在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中的具体使用情况,从而使人们得以在此基础上把概念理解和文学本质认识有机结合起来。

    这种细致扎实的研究能直接切入文学理论话语意义显示的原初语境,有助于廓清错误,澄清谬见。例如,如果不联系20世纪初的社会现实,就很难确切理解当初人们称“文学是科学”的深刻用意和特定旨归。该专著基于大量文献材料,细致辨析了20世纪初人们对科学概念的不同理解,揭示出把文学视为科学是当时科学精神在文学上的重要体现,而不是要抹杀科学与文学的界限。这种微观文本细读也使作者能对持论各家的观点进行精细准确的辨析,客观呈现出其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

    对文学理论重要范畴的梳理中,这种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沟通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真正实现文学研究方法的升级换代。历史上人们对各种文论范畴的理解和使用,总是与对文学本质的理解联系在一起的,不同时期对概念的不同理解和使用影响着人们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反过来,一定时期对文学本质的通行理解,同样也会影响人们对概念范畴的具体认识和使用。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推动,但最终还是导源于特定的社会时代情势,这势必使人们把社会时代的宏大背景与文论文本的微观细读结合起来。由此,长期以来的虚夸空泛的宏大理论叙事的缺憾就可以得到有效克服,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微观研究的狭隘也将得到匡正。

    当然,这部专著同其他文论史著作一样,也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接受洗礼和涤荡,接受读者的再解读、再阐释、再评析。但是,作为一种历史性的独特话语存在,作为作者学术生命呈现的个性化书写,该专著必将在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写作史上烙下自己鲜明的印迹。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