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招生考试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业内人士提醒:艺考正热 谨防招生诈骗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6-2-17 9:43:00
 
 据新华社济南2月15日电(记者张晓晶)当前,全国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正在各地进行。在浩浩荡荡的艺考大军背后,也有很多诈骗行为大行其道。业内人士提醒考生,谨防艺术招生中的诈骗行为。

  山东今年有16万名考生参加艺考,这个数字创下历史新高。去年,山东有14.6万人参加艺考,录取5.9万人。

  参加艺考的学生大部分或长或短地参加过各种培训班。业内人士提醒考生说,不要掉入培训班设计的陷阱。有的培训班声称有本校教师任教,其实大多数只是个噱头而已;有的培训班声称“只要参加培训,就能拿到专业合格证”,实际上,发证院校也仅限于一些“吃不饱”的大专(高职)院校。

  近几年,社会上的虚假招生和欺诈招生时有发生。骗子骗人的伎俩并不高明,但每年总有不少人上当受骗。除了部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十分迫切外,还与当前艺术招生制度存在漏洞有关。

  艺术专业招生的一个特点是,老师有一定的招生自主权,在招生过程中,老师的主观意愿比较突出。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每个老师招进来的学生都能够符合他的培养特点,可以更好地挖掘考生的个性和艺术特长,也符合艺术教育规律。但同时,这种招生方式给了一些人不受监督的权力和借口,也给考生和家长留下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机会和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培训班、中介机构声称能够找人替考,可以帮忙在考卷上做记号,能“打通关系”找评卷老师等,其实大多数只是骗术而已。

  为了尽量减少艺术专业招生中的腐败行为,专家建议,艺术专业测试应该更多地外聘专业老师作评委,并对老师的资料严格保密。山东今年要求省内院校要从省外院校或省内其他院校聘请考评员,美术类试卷实行院校间交换评卷,以促进招生行为的公开、公平、公正,使招生中的骗子没有立足之地。
■相关链接  
  • 节后应聘谨防六大陷阱
  • 调查表明八成家长赞成中学开设避孕教育
  • 北京高校应届生昨起报名当村官
  • 武汉公布享受“两免一补”具体对象和标准
  • 北京:小升初将与素质评价挂钩
  • 湖北取消高校"重修费" 一次补考收费取消
  • 北京今年培训500名中小学心理教师
  • 全球汉语热,68岁老太太留学上海高校
  • 复旦留澳女生网上公开拍卖“缘分”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