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07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统考真题及答案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2007-1-31 15:14:00 |
|
2007年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统考真题及答案(部分)
简答题(10分×5)
76、简述能力发展的个性差异。
答:所谓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
(一)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有高低的差异。大致说来,能力在全人口中的表现为常态分配:两头小,中间大。
(二)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有早有晚。有些人的能力表现较早,年轻时就显露出卓越的才华,有些人则在较晚的年龄才表现出来。
(三)能力结构的差异能力有各种各样的成分,可以按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由于能力的不同结合,构成了结构上的差异。例如,有人长于想象,有人长于记忆,有人长于思维等。
(四)能力的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性别差异并未表现在一般智力因素上,而是反映在特殊智力因素中。
77、简述正强化、负强化与惩罚的区别
答:强化有正强化(积极强化、阳性强化、给予奖励)与负强化(消极强化、阴性强化、撤消惩罚)之分。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一般说来,正强化和负强化都起着增强学习动机的作用,惩罚则起着削弱学习动机的作用,但有时也可使一个人在失败中重新振作起来。
惩罚与消极强化有所不同,消极强化是通过讨厌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惩罚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只能暂时抑制行为,而不能根除行为。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78、什么是测量的信度?影响信度的因素有哪些?

测量信度是测量过程中随机误差大小的反映。随机误差大,信度就低,随机误差小,信度就高。在测量过程中影响随机误差的因素主要包括被试、主试、测试内容、施测情境等。
①被试方面,就单个被试而言,被试的身心健康状况、应试动机、注意力、耐心、求胜心、作答态度等会影响测量误差,就被试团体而言,整个团体内部水平的离散程度以及团体的平均水平都会影响测量信度。
②主试者方面,就施测者而言,若他不按指导手册中的规定施测,或故意制造紧张气氛,或给考生一定的暗示、协助等,则测量信度会大大降低;就阅卷评分者而言,若评分标准掌握不一,或前紧后松,甚至是随心所欲,则也会降低测量信度。
③施测情境方面,在实施测验时,考场是否安静,光线和通风情况是否良好,所需设备是否齐备,桌面是否合乎要求,空间阔窄是否恰当等等都可能影响到测量的信度。
④测量工具方面,以测验为代表的心理与教育测量工具是否性能稳定是测量工作成败的关键。一般地,试题的取样、试题之间的同质性程度、试题的难度等是影响测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⑤两次施测的间隔时间,在计算重测信度和稳定性与等值性系数(复本信度之一)时,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值越大;间隔时间越长,其他因素带来影响的机会就多,因而其信度值就可能越小。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