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荣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的开发离不开培养和教育。因此,要以提升各类人才整体素质为目的,着眼于大教育大培训,建立完善各类人才教育培训体系,积极推进人才教育培训社会化,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以推进人才教育培训社会化为目标,积极构建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要通过不断开辟教育培训新途径,逐步建立起网络化、社会化、自主化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一是把人才教育培训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切实保证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有计划地开展。二是实施人才继续教育培训工程,组织引导各类人才自觉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通过多种形式对党政机关干部进行继续教育、短期培训和定向培养,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业务能力。三是因地制宜,建立健全人才教育培训激励机制。如实行竞争上岗和职务聘任制度、教育培训考核制度、培训与使用相结合制度和就职培训、转岗培训、知识更新培训制度、带薪学习制度等,增强人才的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激发终身学习需求,让各类人才自觉、主动参加学习培训。
以强化理论武装为首要任务,提高各类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
要坚持把理论武装作为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为重点内容,通过采取政治理论集中学习、时事政治讲座、民情考察等形式,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使各类人才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爱国主义和求实创新、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精神,提高人才的思想理论水平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自觉性。
以培养“三类干部”为重点,造就想干事、能干事的领导人才
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切实抓好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三类干部”的教育培养,不断提高领导人才干事创业的本领。一是强化教育培训,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摆在首位,突出抓好能力培训,着力提高他们的领导管理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执政水平。二是注重实践锻炼,鼓励和支持“三类干部”到基层,到条件艰苦、问题复杂的地方去,从实践锻炼中积累经验,经受考验和磨炼,提高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教育培训,培养一批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中青年领导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