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回国发展不顺,海归变“海待”,这是中国留学热全新的后遗症。在深圳,留学的孩子年龄普遍偏小,而这些小留学生不知道出国学习是为了什么,不知道未来独立生活后,就业有哪些门道。因此及时了解留学资讯,把握留学的“穴位”,对准留学生们非常重要。
“热门专业”不可靠
事实证明,任何当前的“热门专业”,在未来的数年之内都会演变成无比平凡的事业。比如上世纪80年代大热的“国际贸易”,或者是10年前的IT业。想想美国九十年代IT业的好光景吧,简直就像做梦一般。
今天,软件科技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而如今的软件科技已经发展到哪一步了呢?简单地说,就是将以前高深的科技工变成了文字的操作工。美国公司只要把握软件的上层(看好市场,找到资金)就可以了,然后再找几个好的设计师(有时候也不需要)控制进度和质量,最后就等软件上市收钱了!想想这和外包给国内的其他物品有什么大的区别!
[点评]出国留学选专业也是一样,热门-冷门-热门,轮流交替,与商业法则别无二致,因此现在的目标是看准中国未来最热门的行业。根据经验,这样的行业肯定是以服务行业为主。
服务业技能你有吗?
由麦肯锡全球研究所最近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本地培养的人才十分短缺,并已严重影响到跨国公司,以及日渐增多的具有全球野心的中国公司的前途。
这份报告说,原因在于中国大学生虽然人数众多,但很少有人能胜任服务出口方面的工作,而这方面的为数不多的人才都已经被快速成长的国内经济所吸收。研究人员访问了83位在低工资国家负责招聘当地毕业生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士,结果发现只有不到10%的中国大学毕业生能在外国公司的9种行业中工作,这些行业是工程师、财务人员、会计师、计量分析人员、通用人才、生命科学研究人员、医生、护士和辅助人员。
[点评]选择服务业,首先要打破服务业是下等行业的概念。
回国后职业是否适合你?
舒明,硕士,一个打扮非常得体的女性,今年26岁。她从澳大利亚留学回来一年了,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现在一个房地产公司做市场助理。尽管待遇不错,也处于上升阶段,但她不喜欢这个行业,感觉越来越吃力,越来越不开心。
舒明说,她过去学的是英语专业,毕业后感觉国内没有自己的位置,加上性格外向开朗,一冲动就出了国,以为前景多么辉煌。可是回国后她才发现,要找到好工作何其艰难。当年一起出国的同学也有同样体会,相比之下,她的情况还算是不错的。
冷静下来反思自己,舒明发现自己喜爱具有表现力的、可以创新的工作。于是她后来自己确定要果断地完成“海归”后的职业转型。先通过自己的助理经验转换一个行业,然后在行业内积累2~3年,完成从助理向公关、策划人员的转化。
[点评]男怕选错行,其实女人同样害怕。而即便行业选对了,还有一个是否适合自己的问题,而不能盲目跟风。邻居家的孩子出国学了MBA,我家的孩子也要学MBA,这样的思维是错误的。
需要提醒留学生们的是:一、就业之前,你需要考察一下某个行业、某个职位对人才的哪类特点最为需求,学历所代表的知识是不是具有竞争力。二、在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常常不能一步到位,要学会给自己“搭桥”,通过转换而完成核心竞争力的积累。三、回国后的起步阶段要准确定位,避免时间和精力的分散而影响未来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