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求职就业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大学生求职之突围篇:清华博士高高兴兴去修车
来源: 星辰在线     2007-5-6 11:49:00
 
        董冰出名了!
  出名的原因是他身为清华博士却去修车!
  面对网络上各种戏谑与嘲弄,董冰坦然直言:“北大学生卖肉是被动的,清华博士修车是主动的,我没有给清华丢脸。”
  的确,与陆步轩当年卖肉迫于无奈相比,董冰拥有较多的人生选择: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生,清华大学党委保卫部副部长,校保卫处副处长;原本在北京有房有车,享受处级干部待遇。
  是何种原因使他冒天下之“大不韪”,抵押掉房子,蜗居在租来的不到8平方米的房间,另辟“修车”的蹊径?
  这得从董冰在清华的经历说起。在亲朋好友眼里,董冰是个极其聪明的人,1995年,经过“临时抱佛脚”突击复习,他考上了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毕业后他留校了,从最底层的科员做起。那时正赶上全国高校后勤改革,他的很多想法都得到了实现,工作也不断得到肯定,甚至一人兼任六个科长。2001年,董冰凭着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成为清华大学党委保卫部副部长、校保卫处副处长。但自从管理上轨道后,董冰的生活开始变得悠闲,大把的时间耗费在网络游戏上,这样的生活让他开始消沉、厌倦……
  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2004年董冰选择了考博,并于同年9月被清华大学录取为马克思理论专业博士生。正当大家感叹他前途一片光明时,董冰破釜沉舟,辞去了清华的职务,下海创业。
  辞职前董冰并没有告诉母亲此事,母亲知道后哭了。董冰年纪不小了,还没有结婚,现在却把稳定的工作给辞了。“ 可我必须把我所有的后路全部斩断,这样我才有可能成功。”董冰的决心不容动摇。
  在“下海”的日子里,董冰前后创业几十回,做过矿泉水,开过饭店、咖啡厅,捣鼓过自己发明的节能炉,卖过喝了能让人酒量翻倍的“防醉液”,代理过森林灭火器,倒卖过化肥……在倒卖化肥时,董冰被人骗走了51万元。
  2006年4月,董冰抱着侥幸心理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赢在中国”全国创业大赛。与几万个报名者一路角逐下来,他进入了36强,因为项目不实际,最后被刷了下来。此时已是2006年的7月,之后的一个月,董冰什么都没干,闭门反思。
  董冰想起李嘉诚曾说过一句话,“如果你想创业,就应该做一件天塌下来都能赚钱的事情。”他这一次就想到以修车为切入点,从最实质最直面老百姓的事情做起,这个创业项目就是“AR电动自行车电池4S店”。
  开店之前董冰开始招聘,却没有大学生愿意来修车,“现在每年都会报道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要不就一起打破头地去考公务员,要不就是一窝蜂创业弄互联网,眼光一直都是盯着上面的,有的都30岁了还‘啃老’。高级职员不是非要打领带、穿西服,不是非要拎个笔记本,关键还是你有没有想法,愿不愿意吃苦,有想法了去卖油条都有得做。”
  目前,董冰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成功,短短10天时间苏州就开出了四家“AR博士修车”分店。此刻,董冰到了北京第二次参加“赢在中国”全国创业大赛,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记者:很多人对你的举动表示质疑,你觉得自己的硕士、博士是否白念了?
  董冰:首先声明,我只是博士生,还没有拿到学位,但是我觉得我一年多的博士课程没有白读,起码用这一年多的时间钻研过马克思的所有原著,我用心体味过马克思的真实用意,而我也自信自己领会到了其中的奥秘。
  记者:放弃了原先优越的生活,你后悔过吗?
  董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别人认为开修车店是和“博士生”不相符的一种工作状态。但在我看来,这是我经过那么多年创业之后找到的一条正确的道路,所以我很执著,并坚信自己的选择。
  记者:听说来你这里应聘的都是低学历的人?是不是意味着大学生对你的理念并不认同?
  董冰:我现在已经招到三个大学毕业生了。其中一位在苏州国际科技园担任软件公司项目主管,并已成家生子,他愿意放弃年薪8万的待遇到我店里来做个每月只有300块生活费的基本学徒。我考虑到他要养家糊口,甚至劝阻过他,但是他意志坚定。我相信我的理念是能够得到一部分大学生的认同的。我不能给他们许诺一个多么辉煌的未来,但是只要他们自己打破心理范式,执著于自己的选择,终能创造出美好的前景。
  记者:在成功之前,你觉得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董冰:有些东西过犹不及,我之前最大的失败在于过于聪明。过于聪明的人在主观上面临了太多的诱惑,很多方面都是浅尝辄止,没能坚持就注定了我经历的坎坷
  记者:如今你算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局面,你觉得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什么?
  董冰:“专注”。我是一次只做一件事的笨蛋。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我们坚持。当我明白“专注”的重要性的时候,我就成了一个笨蛋,而就是这样的笨蛋,才让我能有现在的成绩。
  记者:如果让你再上一次大学,你会在哪个方面深造,以找到一份好工作?
  董冰:我并不认为在求学路上我是失败的。经历是一种财富,尽管很多人认为我之前很多经历是失败的,但是正是那些尝试、那些失败让我有了今天的专注。很多东西只看理论,不去经历,是不行的,如果重新过,我愿意回到两年前,从那时候开始去专注地做一件事。
  记者:对正在面临就业的大学生,你有什么建议?
  董冰:就业最忌眼高手低,要拓宽就业思路,选择了就专注地走下去。
■相关链接  
  • 青春的选择:求职客栈里的大学生(上)
  • 白领转行 七大要素决定成败
  • 就业,你最关心和困惑的……
  • 德国留学什么专业毕业后最吃香?
  • 湖北女生留学德国被“忽悠” 法院终审责任自负
  • 新托福加速考点铺设 美国留学汹涌势头再攀高峰
  • 成为澳洲注册护士的N种留学方式
  • 哈尔滨市每年4000人留学
  • 中国动画学会教育培训基地落户杭州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